我和陆秦延同时想到了一个人,金教授的得意弟子——小朗,于臻朗。
他是我们第一个怀疑的对象,一个不惜与老师决裂也要留下来的人;一个孤注一掷把自己完全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的人;一个在最后关头却紧急收手的人,他太值得怀疑了。
但是之前我们不能对他的种种做为给出合理的解释,如今被方辉无意的一句话点醒,我们对他、对张如岚的行为或许得出了最合理的结论。
张如岚的行为未必都是以为恋爱无脑,但是我们都不认为她的初衷就是贪财贪利。
但是至于小朗为何能在最后时刻收手,是对我们的部署有了警觉还是什么其他的原因,这个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对于张如岚,我们是充满遗憾的。
方辉看着我和陆秦延陷入一片愁绪之中,顿感我俩简直是太无聊了,张罗着把账结了,他要出门另寻欢乐。
我又住到了陆秦延名下的一套房产,不过这次变化的有点迅速。
第二天一早还没等我过了酒劲儿,便有人给陆秦延送来一份文件,他直接转交给我,我懵懂着接过,看完之后,酒醒的差不多了。
他竟然把这处房产更名给了我。
我深觉这样十分不妥,说什么也不肯收下。陆秦延像是早料到我的反应,给我看了一眼文件只说了一句:“更名资料你要不要都不重要,反正房子已经是你的了,我告诉你一声,就是为了让你踏实的住下,别想一些没用的。”
我不理他这套:“无功不受禄。”
他嘴里叼着煎蛋,斜了我一眼:“公司股份折现和还是这所房子,你选一样吧。”
“……我,我都不选!”
陆秦延也不吃我这套,拿起手机给助理打电话:“把代理人手中的股份全部折现……”
“这房子。”我急忙脱口而出,截断了他要把股份出售的话。
我可不想待会被得到消息的方辉追杀。
陆秦延继续吃早餐,我继续倒回去埋头睡大觉。
陆秦延什么时候走的我不知道,但是这里以后真的就是我的家了,我在北京安身立命的所在。
闲下来整理手里资料的时候,又回想起了张如岚的事情,心里多少还是为她担心或者说是不值,但是我也清楚,为了感情的付出只有当事人有资格评论,我们外人是没有立场的。
思来想去,还是拨通了我爸的电话,一是向他汇报我顺利毕业的事情,二是问一问古墓群落最后的定论还有一些相关人员的情况。
我爸最懂我的心思,他问了问我的近况之后,便给我讲了所有认识人的最后结局,有人凭借此次考古发现升职加薪,也有人因为它前途尽毁、跌落谷底,更有人空手而来空手而归白忙一场。
我爸没有问我的收获是什么,如果他问,我想我的回答会是两个字:成长。
我支支吾吾的问了张如岚的判决情况,我爸不知道这其中的隐情,相当官方地向我通报了法院的判决,因为最后文物实际没有被损害和倒卖,她们一伙儿人的量刑较轻。
我爸想起来问我:“听说你们是大学同学?”
我小声:“是,是的。”
“唉,本可以有大好前途的,可惜了。”
我爸的感慨又何尝不是我的痛惜呢。
父亲对别人很是惋惜对我倒是很是洒脱,从头到尾都没有对我毕业以后的事情过问过一句,只说让我有时间常回去看看我妈,干净利落地挂了电话,他不跟我苦情,我也没法跟他矫情,这样反倒让我们的心里都轻松。
哦,这次通话听到的最重要的一个信息还是有关古城的,经过长时间的科考研究和地理发觉,最终它有了自己的名字,被命名为——“獩貊文化遗址带”,名称是与在此发现的第一件文物的文化历史有关,以最初的历史命名,也算妥帖。
从蛛丝马迹开始寻起,到无价文化被世人重新认知。想知道的都有了答案,想记忆的也都被深深种植在脑海,突然觉得,我像是怀揣着一身宝藏的大富翁,宝藏虽然无形,但足以傍身。
※※※※※※※※※※※※※※※※※※※※
《夙墟》这个故事到此正文结束了,接下来会写几篇番外,主要是对正文的补充。
第一次抄起笔来写,很多不足很多仓促很多遗憾,有时间我会慢慢做一些修改和捉虫的。
四月份会新开一本现代都市题材的文,跟情有关与爱情无关,主要是讲述埋藏在我心底里一个关于复仇与拯救,爱情、亲情与友情交织缠绕的故事。
男主角的前半生很跌宕起伏,后半生我想让他在我的故事里岁月静好、安度余生,所以书名暂定《静待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