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一章(2 / 2)

乌诗诗受累被贬宿阳,陆含风族内的族长便托人给陆含风带信,让他照顾乌诗诗——只不过,前不久他们才刚以信物相认。

赵素衣曾忍不住问,同族为何不同姓?

有人道:“许是避灾改姓了吧,这个谁又清楚呢?”

有陆含风这样的靠山在,虽然陆含风安顿了她的食宿外并没有过多打点,可是宿阳城里的人都对她十分地友好。

赵素衣与萧慧娴见了她向来是无视的,赵素衣无视得更加彻底一点儿,萧慧娴偶尔还露出些不平的情绪。

“……何屠户的猪快出栏了,新劁的猪仔长势也很好。”赵素衣找上县衙的时候,倒很平常地和陆含风道,“陆大人看,是否让薛医师出现,教一教百姓们劁猪的手艺?”

陆含风便让季子俊安排人去做,便连犹豫多问一句都没有。

县衙后院只剩下他们两个,赵素衣便又把皂坊主卓水生整理的册子交给了陆含风,道:“这是皂坊本月的支出。”

石灰是从山上的石头里烧出来的,石碱是从植物里提取出来的。

皂坊以工代赈,唯一大量支出的便是购买桐油油脂的钱。

因为大批量的香皂都还在成熟期,所以赵素衣也带着一些不会刺绣的姑娘做了点儿成熟期较短的热制皂。隔着水加热反应,那热制皂的营养成分也就不容易被破坏掉。

“赵姑娘。”陆含风接过了册子,并没有翻看,把册子放到了一旁。

赵素衣道:“怎么了陆大人?”

陆含风道:“你们与舍妹的事……”

赵素衣忽然打断道:“大人,疏不间亲,你若想在我面前说她的好话,那我一定会忍不住在你面前说她的坏话。”

陆含风凝视了她半晌,道:“那本官便不说了。”

赵素衣点了点头,示意他看账册。

因为和曹俞达有交易的关系,所以皂坊里的香皂大多是为他准备的。

曹俞达已在各地的商铺都做好销售的准备,便是他没涉及的地域,都和当地的商家谈好了合作。

赵素衣这边偶尔送去些小批量的,都让曹俞达炒成了爆品。可想而知,十月份大批量的香皂成熟期到,会卖得多么地疯狂。

“……俞达又出了这么多定金?”陆含风翻了几页,便蹙眉。

赵素衣道:“曹四公子是个狠得下心的人。”

那莲花皂一方卖到了三百两,他当然狠得下心了。

陆含风一目十行地将账册看完,递还给他,道:“你们做得很好。”

赵素衣当然觉得这个夸赞自己当之无愧,又和他商量了一下他们宿阳县的商标与品牌名。

“目前咱们香皂里名气最响的便是那透明的莲花皂,不如,商标就画一朵莲花,而咱们县的香皂品牌便叫‘宿阳皂’,大人觉得如何?”

陆含风道:“此事是赵姑娘一力促成,赵姑娘怎么想,放手去做便是。”

赵素衣点了点头,就又道:“桐油与油脂只是一个品种,我还想多试试其他种类的油。大人,可否让人多买些油,或者,让我跟着采买的人出去一趟?”

陆含风微微皱眉道:“正是灾年,外面不是很太平。”

赵素衣道:“但我还想去买点儿别的东西,大人,若现在不出门,等到了冬天,天气就太冷了。”

陆含风道:“赵姑娘若有什么需要的,可以让人捎带,我会吩咐下去,把你要的东西都带回来。”

赵素衣笑道:“他们可不一定认识。”

九月中旬,她和萧慧娴的院子开始冷了起来。

皂坊那儿热火朝天,听闻绣坊那儿也有炭火盆。

只不过赵素衣在自己屋子里盖着被子的时候,便会想着冬天该怎么过。

烧碳,屋子里当然会暖和一点儿,可是那暖和的程度有限,而且听县里不少姑娘都在说,乌诗诗那儿的炭是陆含风那边匀出去的,官员的银丝炭既没有太多的烟又保暖,简直羡煞旁人!

现在九月份,天气还没有那么冷,如果真到了下雪天只能靠炭盆度日,怕是她们得冻得够呛!

赵素衣想去找一找棉花,她在论坛里问了一下别人,确认木棉在西汉时便有种植。大兴竟然还没有棉花这东西,冬日穿的多是动物皮毛。她知道曹俞达走过商路,去信问了曹俞达。曹俞达只说他不确定,所以赵素衣就想亲去找他,努力点儿把木棉给找到。

陆含风蹙眉看着她半晌,显然还是不太想要答应。

赵素衣道:“陆大人,你觉得咱们宿阳城冬日的气候如何?”

陆含风不知其意,道:“不算最差。”

赵素衣道:“若是百姓吃不饱,却要过冬呢?”

陆含风道:“宿阳城内,暂无粮食的忧患。”

赵素衣道:“可是宿阳城一直在接纳灾民,不是吗?”

自从陆含风从包文章那儿得来了六千石粮食,纸包不住火,周边城县就都知道了。

宿阳路远地偏,然而还是有人满怀希望前来投奔。季子俊他们多是接纳的,早先时疫灾荒,城里死了不少的人。现下房屋什么的都够,但等到了冬季那就不一样了。

炭火比粮食贵得多,十月丰收后城内的米价自然不会太贵,可是炭火,连陆含风自己都不舍得买多的炭火。前来投奔的人能吃一口饱饭都不错了,怎么可能舍得买炭?

赵素衣自己就住在城内空出的院落内,秋天的风一吹,吹得她都不由地哆嗦。那些营养不良已久的灾民,估计是挨不过冬天的。

上一页 目录 +惊喜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