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摊贩们又开始卖东西,各个店铺也都重新开张了。
只是乞丐比以前多,庇护所那儿住不下太多的人,赵素衣和县府的人帮一些有家的人造了炕头,尽量把庇护所给空出来。
大部分人贫困的百姓都愿意去住庇护所的,但也有一些心高气傲的人不愿意去。
赵素衣在襄阳城内逛了一圈后,回襄阳太守的府邸,领了自己的午饭。
孟文如显然是个爱民如子的官员,府中未必真到这个地步,但是他愿意省吃俭用,和百姓们一起熬过这段艰难的日子。
还有乌诗诗——她似乎从船上病到了现在,便连现在都不怎么出门,曹语涵一直在她身边照顾她,都已经两个多月了。
赵素衣眯了眯眼睛,有什么东西在脑海中一闪而过。
走至城北,赵素衣欲出城去把护城河凿几个洞,看看会不会有鱼跳上来。
被困襄阳后,赵素衣在论坛里发过一个帖子,又是如何填饱肚子的。
知道赵素衣这边的情况后,论坛里无数同僚都被她鞠了一把同情的泪水。
赵素衣作为唯一一个从头到尾发言都不匿名的论坛用户,在论坛里可以说是出了名了。
只要是知道她的,几乎会把她所有帖子都给看了。她们看得津津有味,将赵素衣的事都当做一个故事来看,因此赵素衣说襄阳缺粮以后,她们也出了不少的注意。
其中一个主意,就是凿护城河捉鱼。
福州州牧在襄阳城三个城门都有重兵驻守——除了北门。
北门这边,过了护城河便是山林。
福州州牧很懂得给困兽留一线希望,若是到时候襄阳城真的守不住了,士兵还可从北门处逃跑——当然,这中间又是水又是山的,能不能活下来,那就要看运气了。
“……忘记带个鱼篓来了。”赵素衣走到护城河的时候,才想起来。
不过那护城河河堤极陡,虽然结了冰,但怎么看怎么危险。
赵素衣蹲在河边半晌,也没敢下去凿河。
九五二七道:“朝廷不是说三个月左右吗?现在已经两个月了,他们应该很快就会来了。”
赵素衣道:“雪这么大,在这种天气调兵过来,恐怕不容易。”
朝廷的军饷都还是赊欠的呢,而且雪地行军,兵疲马乏。
赵素衣偷上城楼观察过驻扎在襄阳城外的军队,据说福州州牧很是财大气粗,那一个个帐篷、篝火,还有偶尔飘过来的肉香……
两万兵马,还能吃肉!比之襄阳城内三千多人——甚至还有临时在城内募集的,那真是富得流油!
九五二七道:“如果真是要打长久战的话……上吧!宿主!凿河!抓鱼!!”
赵素衣:“……”
她怎么看怎么都觉得这样下去太危险了。蹲了半晌,预备回程。
“……”
从城门那儿往回走,赵素衣一个趔趄,差点没被个东西给绊倒了。
北城外是没什么人扫雪的,这里也不大有人来,尤其是隆冬季节。
大雪覆盖了地表,有什么树干之类的拦路就看不清。
赵素衣却觉得脚上的触感不太像树干,蹲下去,用手轻轻把那一处凸起上的雪给抹了下去。
是个人!
赵素衣连忙把那个人从雪中拉了出来,就近找了一块空地,探了探他的鼻息。
“……”赵素衣道,“还有气!”
赵素衣艰难地把人给拖了起来,因为太重了,几乎是坑坑绊绊地拖的。
城北的士兵少,几乎只有看门的,赵素衣把人拖进城门后,招呼他们过来一起把人给搬进去。
他们对待冻僵的人显然很有经验。
用雪搓,换衣服,等人活转过来了,再让他烤一烤火。
赵素衣见这个人显然是个不过十六七岁的少年,在他身边问了他几句话,便和他道:“我送你去庇护所吧,那儿比较暖和。”
这少年却摇了摇头,眼睛却盯着赵素衣手上的窝头。
“你饿了吗?”赵素衣把手上仅剩的两个窝头给了他。这少年犹豫了一下,说了一声谢谢,然后接过窝头,便开始狼吞虎咽了起来。
等他吃完,赵素衣再和他聊了几句,便知道这少年搬来襄阳城没有两年,雪下得太大,屋子塌了,他预备从北门那儿过河去山上抓点儿野味,只是冬天了,根本就抓不到什么。太饿太冷,还没进城门,结果就昏过去了——好在被赵素衣发现了。
赵素衣有一句没一句地和他聊着,着力于消除他的疏离。
少年对她感激,但显然是不善于表达的那一类。
赵素衣旁敲侧击了半晌,确认他是真的不愿意去庇护所,犹豫了一下,道:“那你愿意当兵吗?”
襄阳城现下最能吃饱饭的活计,便是去当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