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竟然是他一直都很想结识的偶像褚陆之!
褚陆之是什么人,他是车模圈内大佬级的藏家,国内玩老车的大神。
汽车模型圈到底是个多小的圈子呢,在国内有收藏行为的,不包括偶尔买一个送礼赠人而零星购买的人,有销售商统计过,这圈子现如今总共也不过只有十二万人左右。
玩车模是非常小众的爱好,有一个原因在于它很烧钱。
车模圈里一直流传着一句话,“模友一面墙,二环一套房。”先不说孤品和老古董,就说市面上一个现售的精品车模,1:18制作出来也不过是长二十厘米大小的掌上玩物,售价却是动辄五十张往上走。摆放一面墙的模型,只能把玩和观赏,同等财力别人房都可以买上一套,或者几十万的实车都可以买上好几辆了。
褚陆之牛逼在什么地方呢,据说他有个一亩大的私人藏馆,专门用来放他收藏的玩物。他壕,圈里人尽皆知。若是光靠壕声名在外,就像人民币玩家,人傻钱多其实也很难得到外界的尊敬和膜拜。
但褚陆之不是单纯的人民币玩家,他最牛逼的地方,其实是对汽车文化的推广。
褚陆之是学机械工程出身的,他曾是专业的机械人。因此,他并不是钱多人傻,他是真的懂车。他的副业是科普汽车知识,码字。他是几个汽车杂志的常驻专栏写手,是某个拥有百万粉丝汽车类公号的创始人之一。
在汽车市场里这种能赶上时代潮流还懂行只输出精品的自媒体人其实并不多,最让人惊叹的是,褚陆之的主业是轻工业而不是跟汽车相关的重工业......
还有,据说他有一个存放着几十辆经典老爷车且不对外开放的车库,要是搁别人吧还能开个展馆三五十块卖卖入场券,他这不对外开放就是纯粹的玩票性质了。专门玩情怀做老车的翻新改造,别人是买车当代步工具,他是买来玩儿,他就是那种特别像旧社会四九城里的那些纨绔子弟,像那些“玩儿主”的人。
玩儿到了极致,还玩得战战兢兢,玩到了难以超越的境界。
褚陆之不姓马,小马哥是网络上他的粉丝给他的昵称,因为他用的笔名是他早些年取的一烂大街的英文名Mark,跟《英雄本色》里最受男性观众喜爱,周润发所饰演的那个角色重名,他开始写文章时正好那电影在当时大热,于是他最早的一批拥趸亲切的以小马哥称呼他,他也没拒绝过,这么多年叫下来大家也都习惯了。
喻熹迅速在他脑海中检索自己此前知晓的关于眼前这个斜杠男人的一切信息。
他知晓的这些信息,有的是圈里传的,有的是褚陆之在汽车杂志采访里提到过的,还有的是他在公号留言底下亲自回复一些网友的问题时透露的。
褚陆之这个人,极为低调,不爱出风头。他早年曾受邀担任过几个国际模型展览会车模专区的解说推广人,除了那几次高调的露过面,后来他在汽车领域只以文字和改车的技术交友,他本人也不再轻易露面,喻熹最近一次在网络上看到他的照片是圈里的几个模友在意大利的一个老车公里赛事上偶遇了他,跟他合影,并晒到了群里。
圈外人可能觉得他不就是一土豪吗,这有什么了不起的,但圈里人的想法就不同了。
褚陆之的文字里有赤子之心,它不过分犀利、不剑走偏锋也不哗然取宠,就是很暖心、有小幽默和十足的真诚感,他不仅聊车,也聊年轻人跟自己跟他人跟这个该社会如何相处,他还聊公益、聊女权、聊宗教等等跟汽车八竿子都难打着的话题。
说褚陆之是好几代车迷的引路人一点都不为过,很多看了他文章而入坑,或看了他汽车解说觉得贼涨专业知识的汽车发烧粉,最后留下的印象反倒都觉得他给人带来的更多的是一种精神慰藉。
他的很多粉丝都想跟他面基,一睹他的尊容,跟他一起喝喝茶侃天侃地。然而,好像并没有多少人成功过。
他不管是发表在杂志还是公号上文章,喻熹每篇都没落下过,他一直都很崇拜敬仰褚陆之的极致的玩儿心和他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作为圈里的小透明,他想跟这位大神近距离的学习学习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
喻熹脸上的激动之色难掩,不管怎样,偶像就在眼前,他决定要好好地缠住褚陆之,他搓着手看着终于露出清醒神色的偶像完整地做自我介绍说:“小马哥您好!我是喻熹,我是您的粉丝!久仰久仰!!!”
褚陆之放下腿坐直,他看着眼前纯粹干净的少年,看着他热情充盈的脸,一笑,伸出手。
喻熹连忙握住他的手。
“你好,我就喜欢像你这样,有精神气的年轻人。”
褚陆之说话的速度从一而终的慢,现在一般人认为一个人的语速越快反应越快,就证明这人的脑子灵活,这其实也算是一种认知偏差。
过去四九城里的人都讲究,老规矩贼多,他们认为一个人语速快是一种极不礼貌、极不尊重人的表现。慢,是尊重他人,这能有利于自己的思考还能展现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喻熹很喜欢他说话时给人传达的感觉。他腼腆的一笑,放开了褚陆之的手。
“不过嘛,你是哪类粉?”褚陆之问道。
喻熹又搓着手,“大概是骨灰粉吧。”
褚陆之一乐,“哈哈,好,不是黑粉就好。上次我遇着一黑粉,他看到我,不知道为什么,也是你这个表情。”
喻熹也一乐,“啊,哈哈哈,怎么会?!”
褚陆之比席澍清还要年长几岁,他结婚早,夫妻二人都是丁克主义者。
有多种原因结合,他们两人所展现的外在形象截然不同。
褚陆之估计很喜欢日潮,他一身小众潮牌,宽松的T恤搭百褶灯笼裤,全身都是松垮垮的,一副慵懒闲散的模样,乍一看,完全是个时尚弄潮儿啊,跟现在很多小年轻们的审美一致。
褚陆之可能主要是因为无子女,心态上就一直觉得自己还是年轻的小伙子。他这个人生得白净,面部比较圆润无害,有大福之相。
褚陆之起身跟席澍清握手,出于形式礼节跟他打招呼,“席老师。”
“让您久等了。”
“没有没有,我正好就着这水声,补了个好觉。”
“昨晚没休息好?”
“哎呀这事儿说起来,我那地儿啊,太偏了。我昨晚啊,修了一晚上水管,得亏动手能力强,不然真就水漫金山了。”住远郊的别墅除了安全保障问题,还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房屋突然出了水电网故障在夜间一般很难能得到及时的处理。
褚陆之说完就转过身对喻熹道:“你就是席老师家的小朋友是吧?把你的席老师先借我一会儿,我跟他先谈点事儿,回头再好好跟你聊聊。”
喻熹连连点头,生怕对方反悔,“好的好的!小马哥,一言为定哈!”
“嗯,一言为定呐。”褚陆之笑得一脸诚挚。
之后喻熹就不打扰他俩了,他自各儿上三楼逛去了,三楼估计都是可出售的物件,有茶叶、茶器和花器,件件都是不可多得的精品,茶叶区做了温度和温度仓储控制,陈列的分为新茶和收藏级的古茶二类,六大类茶都有,喻熹溜达了一圈,看到了一饼陈国义老先生签名版的八八青生普茶,他捏着下巴直摇头感叹,真是难得一见!就在前不久,市面上有饼八八青拍出了天价,真没想到他此生还能亲眼一窥这茶饼的真容。
喻熹有点心猿意马,他有好多专业的问题想问褚陆之,他在整理一会儿聊天的思路,他边想边盯着那饼八八青内飞上的签名看了一会儿才下楼去。
褚陆之是做外贸的,他是一家出口导向型企业的控股股东,企业主要涉足棉纺织品、日用品和纸业这类轻工业,生产的产品主要出口到欧美。他的企业在很多东南亚和南美洲的发展中国家都设有工厂,国内外数十万人都得叫他一声褚老板。
国际间的贸易一旦产生纠纷都比较麻烦,为了节约成本能谈就尽量不诉,他最近有批货运到奥地利,结果信用证出了问题,标的金额倒也不算大,这还不必劳烦席澍清亲自出马,他找到席澍清,只是希望席澍清能给他推荐一个精通德语的涉外律师,他好带到奥地利去谈判。
席澍清想了想,决定让他的那个女律助去,对方问都没问被推荐人的具体情况,欣然就答应了。
俩老男人也好久没见了,三两句聊完公事又忍不住扯别的去了。
他们曾因为一起厂房租赁合同纠纷相识,律师行业吃经验,席澍清那时初出茅庐,人脉和能力跟如今相比天壤之别,而褚陆之那时已经是个小企业家了,就在那种情况下,褚陆之用人信人,一桩官司从起诉到执行的整个过程他都对席律师保持绝对的信任,可见其君子品性,对律师来讲他这种客户简直万里挑一。
席澍清也不负信任打了场漂亮仗,二人从那以后成为好友,算来至今他们其实已经认识十多年了。
期间褚陆之因为一些事在精神上受了点刺激,他开始跟席澍清学日本茶道,学繁琐的日式茶艺,他渐渐从中领悟到了敬畏生命的伟大,也找到了保持心静的秘诀,所以他私下也该叫他一声席老师。
席律师的能力今非昔比,褚陆之这些年很多小问题要扯皮拉筋也不找席澍清了,因为他怕大材小用会耽搁席澍清的时间。两人没了一些经济上的直接往来,情谊是更加纯粹了,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他们只要同在一城就会相约出来品茶,以一盏清茶联络感情,时不时的还会一起去禅寺住几天。
喻熹悄悄地走进雅间观假山,边听俩老男人交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