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三百八十七章 征伐淮南(2 / 2)

吕益柔此时一一发布命令,任何人都没有反对余地。可是他们面唯唯诺诺,心却是不安,万梁山贼可非同小可,更不要说其军还有一种超级石砲,能摧城拔寨如同翻掌,这仗还打啊?

楚州知府林摅,乃福建长乐人也,其父林邵,官至显谟阁直学士,林摅以父荫入仕。可以说这在北宋官场是一个‘不正统’出身。但林摅却用自己的真实履历证明了一件事,那做不做的好官儿,同学问学识的深浅,真的没啥关系。

他知楚州以来,“以察察闻,鉏大侠,绳污吏,下不敢欺”。是个极富施政经验的官员。且见识不俗,崇宁元年(1102年),林摅时为屯田员外郎,被派视察河北。陛辞时林摅建言:大府宜择帅、边州宜择守、骄兵宜更戍等,深得徽宗心意。

如此之官员,堪称能臣。可偏偏越是这般的官员对赵宋越发忠诚。

他是官。考量的除了名节大义,身后清名,更看重“国策方针”。陆谦‘殿试’的时候把科考分‘门’别类,这先天会引起士大夫们的反感。更不要说陆谦的那些税收政策,和梁山军杀地方劣绅如宰‘鸡’一样的行径。

宋江攻打楚州时候,城不少官员士绅都吓的手足无措,颤颤发抖。可出使过辽国,在辽国据理力争,以至于叫辽国大怒,断绝了供给宋使团的水、粮情况下依旧不屈服的林摅,却临危不‘乱’,招募民勇,编组城内其青壮,轻易的把宋江拒之城外。

但是现在,这个有能力有勇气的能吏,拿着吕益柔的回后却也禁不住手足发颤。

“万梁山贼军攻打过来,我如何才守得住楚州十日?这不是要‘逼’死老夫么?”林摅脸‘色’很苍白,他觉得若是没有援军,楚州的民勇和城青壮,恐怕两三天支撑不下了,还要支撑十天。简直是异想天开。

至于吕益柔所命的坚壁清野,多余钱粮悉数运回扬州。这个他倒也能理解!

扬州不同于楚州,后者民勇只是少数,抵抗宋江之战出力更多的还是城内民壮。而前者却是招募了大量民勇,这些都需要钱粮支撑。

然,楚州乃淮南之‘门’户,这儿一丢,整个淮南东路,将不复宋土也。

吕益柔弃楚州,弃的何其轻巧。

林摅唉声叹气,那周边的官吏们更是两股发抖。这一战楚州照这个守法,那是凶多吉少啊。

从宿迁到楚州,距离只有百五十里。

对于梁山军而言,一百五十里的路程三天到了。此番便是要顾及河道的辎重,整个行军过程也不过四天。

林摅受到吕益柔回信的第二日,杀气腾腾的梁山军出现在了楚州城下。

箭如雨下,持续的覆盖‘射’击,打的城头的守城民勇、丁壮都抬不起头来。他们可没有正规的甲衣来遮体。便是盾牌都简易的可怜。

杨志这边再挥手叫人推壕桥,当天在楚州城北假设好了通道。林摅自晓得情况不妙,当天夜里重金招募了一批勇士,又以亲子引队,缒城去烧壕桥。结果被守夜的梁山军察觉,一‘波’箭矢‘射’去,霎时被‘射’翻了一半。

那林摅之子,身披皮甲,手持一把利剑,此刻与其他人等一同缩在羊马墙后。心急如焚。

今夜之举若是不成,待到天亮,梁山军踏过护城河攻到城下,竖起云梯,登城厮杀。这楚州眨眼便是陷落之局。

这是很直观的判断,历经了两次宋江攻城的历练,林通怎么看不出前后敌军的区分?与眼下的梁山贼来,宋江军是一窝乌合之众。

当日,宋江贼军只是为填塞护城河,便费尽力气,足足在城下耗了五天。耗得楚州城内军民都不害怕了。可眼下的梁山贼呢?只是半日,在楚州北城搭建了座壕桥。同时,城头是箭如雨下,打的守城民壮头都抬不起来。这种完全压制的感觉,叫每一个人心头都沉甸甸的。

林通咬着牙向身旁人道:“谁愿再去,只需将火油泼,便是大功告成!其后城头自然会‘射’下火箭来。立此功者再加一级,赏钱十贯。”

话音未落,其身旁便窜出条人影来,大声答应了,招呼众人一起去抢壕桥。

这羊马墙距离壕桥是极近的,只有十步远,但这十步却极不好走。对面黑暗已亮起火把来,只是火把周边却无人在。城头便‘射’下羽箭,也没听到梁山军一声的叫喊,反而是黑暗他们‘射’来的箭矢,箭箭咬‘肉’。

众人缒城而下,携带的盾牌都是短牌、圆牌,遮挡个半身是好的了。可梁山贼的‘射’手显然都是准头出众的箭术好手,几个人都是腰‘腿’箭。被‘逼’到了绝境,林通也豁出去了,仗着身的皮甲,顶着圆牌直冲出去。

很幸运的,将一罐火油摔倒了一处桥面。可待到他再回到羊马墙后的时候,缒城出来的十余人,已经只剩下四个了。

而他们的成果,是为两处壕桥添了一抹油脂。然如此办法与整个厮杀攻防之,岂不是杯水车薪么?

陆谦很快收到了杨志的战报,楚州已拔下,知州林摅与其子林通被徐州守卒都头赵立擒拿。

杨志一边报捷,另一边是向陆谦推荐赵立,说这赵立‘性’格勇武、坚毅,是个好苗子,推荐他入武略院学习。

后者不久前添了一‘波’老师,学生陆陆续续的也汇聚了来,都是各部表现优异的基层军官。</content>

更新最快的站!

上一页 目录 +惊喜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