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腐书网> >烟雨任平生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Chapter 48. 乱世茶香(2 / 2)

“师座,您在战场上要是有这般勇猛气势,那日本人早被赶出去了。”柳宏林眼见自家军座要输,于是打起了嘴炮。

“没办法,你家军座是中央军,我只是个杂牌,打日本人,排不上我。”蒋言也嘴上不饶人。

“好了,在家里玩就开开心心的,提什么日本人。”雨轩怕几人说着真干起来,所以开口制止了那个话题。

刚好靳平生和蒋言的棋局结束,雨轩便拉了谢楚山说:“来,咱兄弟俩来一局。”

刚好范宇端的茶上来了,几人每人端了一小盅,最后还没够。

蒋再林看那边没够,于是有些歉意道:“各位叔叔还得等会儿。”

范宇回头走过去,将紫砂盘放到了地上,盘腿坐在地上帮蒋再林。顺便给满脸求知欲的蒋再明和念云普及茶文化。

“咱们中国的茶文化最早要追溯到神农时代,所以民间有一句关于茶的说辞,叫做‘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盛于宋,普及于明清。’”一说起茶,范宇便开始滔滔不绝,他虽然弃文从武,但还是很怀念以前在戏园子里跟是兄弟们一去品茶温戏文的日子。

“中国自古有以茶代礼的风俗,那范叔叔觉得咱们的茶哪个地方的品级最好?”

“咱们中国幅员辽阔,据我所知,内行人都有这样一个说辞,西南、江南地区为一级,西北、江北为二级,华南为三级。”

“那各地最有代表性的茶都有哪些呢?”

“有成都的盖碗茶、太湖的熏豆茶、苏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盐茶、杭州的龙井茶、潮州凤凰单丛茶、台湾的冻顶茶、福建的乌龙茶等,名目很多的,你要真想了解,我完了找一本书给你。”

“那就先谢过叔叔了。”蒋再林笑着说完,然后起壶倒茶,还开口埋怨说,“我也不懂什么茶道,真是可惜了姥爷这副茶具。”

“说句实话,吃茶这东西还真得有闲工夫。以前大户人家的老少爷们吃茶,左右都要人伺候,要求炉火与茶具之前有特定的距离,还有煮茶时间也有定数,不像咱们这样,煮开了就喝。如果去别人家里做客,喝茶的时候还要先闻两下,以示恭敬,才开始喝。”

“没想到范叔叔对茶有这么深的研究。”再明也忍不住插嘴道。

“以前唱戏的时候,在戏园子里听师兄们闲聊说起。就听了一些,倒是没有太深的研究。不光这煮茶有规程,饮茶也有。有一个步骤叫‘转碗摇香’,就说的是品茶。”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这句古诗就说的是‘转碗摇香’的过程。大概意思是说烹茶先要在茶壶中煎成“黄蕊色”,尔后盛在碗中浮饽沫,然后将沫子吹开再饮。”谢楚月也不知不觉加入了叔侄几人的谈话。

“不愧是大记者,诗文信手拈来。”范宇朝谢楚月竖了竖大拇指。

“少来,继续讲你的茶道吧,我也想听。”谢楚月拍开他的手,有些嫌弃道。

“就像楚月说的,古人从烹茶到品茶,都有讲究,也是忙里偷闲,品味人生的另一种方法。”

“古人不光煮茶和品茶有讲究,这煮茶前还有各种礼仪,坐姿。往往以茶会友、以茶待客示为敬意。等客人走后还会自坐茶室静思,这就又牵涉到咱们中国的另一个文化——道家文化了。”楚月说着起身,将茶盘里的茶给一帮下棋的人送过去。

“说起道家文化,我又想起一句关于茶的诗句,它是这样说的,‘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你说的那首诗是说佛家的吧。”楚月刚好递完茶回来。

“中国的佛家和道家分家吗?似乎并不分那么清楚。”

“说的也是哈。”

“哎,不过如今乱世,咱们能躲在这里喝一杯就不错了,哪里还管它那么多步骤。也没空闲品鉴什么文化底蕴了。”范宇自己也抿一口手边的茶,叹息一声。

“我觉得不然,茶文化不外乎是一种修身养性。重在‘静’、‘和’、‘乐’三字。身在乱世,难得有这样的机会聚在一起,避开烽火硝烟,和和乐乐地说笑。这不管是对于孩子、个人,甚至家庭来讲,已经足够了。”

“说的好,听着舒服。”范宇说着端起茶碗,补充道,“敬你!”

“希超兄,我也敬你!”谢楚月笑着说。

“妈妈,你刚才那样举杯,是不是古人也是那样的?”蒋再明再次好奇宝宝上身。

谢楚月低眼看一眼自己卡着杯子的手说:“也不是,像我刚那样,更像是喝酒。不过古人喝茶,动作也有讲究。这样一手握杯,一手托茶碗底部,然后轻轻嗅两下,吹一吹浮沫,然后抿一口茶,缓缓放下,再闲聊。”

“我一直没有发现,楚月你原来也是个妙人,真会教孩子。”一直和六婶闲聊的苏云轩也加入了进来。

“嫂嫂过奖了。”楚月说着帮云轩又添了杯新茶。

上一页 目录 +惊喜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