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雨,搁村里二十八岁大龄剩女,妥妥的,专科文凭,多年在外打工没有稳定工作,听说在家里也不太干活,娇气。
都说相亲的时候,你看相亲对象就知道,你在你那一堆亲戚里就是啥样嘛。
相亲嘛,介绍的对象,大家都半斤八两了,大家都是泥腿子,能有个公务员的就挺不错了。
人家让她也别眼光太高,看个差不多的就行。
相亲前刘小雨已经做好凑合过一辈子的准备了,但是她还是不喜欢抽烟,爱喝酒的,也不喜欢个子太矮太黑的,这但是这一片男人能长到170的算是可以了。
男人抽烟喝酒多正常啊,这个要求就太苛刻了,但是没办法,刘小雨抗拒二手烟多年,她爹在家里抽她都要躲开。
实际上,她喜欢那种长得高,白,好看的。小姑娘都喜欢,可是这是现实,根本没的让你挑。说直白点,你也配不上。
自由恋爱的时候这样的人就不可能跟你走到一起,乡下亲戚帮忙相亲的就更加不可能。
人家小伙子约她出去玩,她都直接拒绝了,天天窝家里,微信也不聊天。
刘妈妈觉得刘小雨回家相亲不是真心的,就是唬她开心。那么多人,挑了那么多个,个个不行,她和她爸就觉着有两个小伙子还是可以的。
这里的可以,真的经过做父母多方面考量了。
刘小雨心里其实也是焦虑的,她照着父母说的拿两个人选,设想过以后的日子,她一直在说服自己。
说服自己要接受一个并不那么爱你,也不体贴的丈夫。
他工资不高,你工资也不高,两个人要在县城买房,一起还房贷和车贷。幸好你手里还攒了几万块钱。
他可能会抽烟,也会喝酒,你嫁过去要洗衣做饭,还要孝敬公婆,生两个孩子,两个里一定要生个男孩。
过一个年,刘家一家四口,除了比刘小雨小四岁,已经找到女朋友,并且开始谈婚论嫁的弟弟。刘小雨和刘爸刘妈的心情都不大好。
初三去姥爷家拜年的时候,她给小辈的红包一个接一个,婶婶姨婆什么的都教训小孩子说,表姐,姑姑工作不容易,红包不能要。
其实就是说她还没结婚,不好给这些孩子红包。
一大家亲戚都不太好给她介绍相亲的人了,但是又是实在替她着急。不在本市工作的大表哥,是个公务员,两个孩子都要小学毕业了。
大伙就寻思着他在外面打交道,认识的人也多。虽然是远一点,但好在还在本省,自驾几个小时就能到家,想让他给介绍介绍合适的。
大表哥也是上了心的,也不懂怎么一通神操作,还真给刘小雨介绍了几个适婚男青年,有的还是公务员。
由于大表哥认识的人都在别的市,大家都回老家过年去了。就先探了探风口,先加微信聊一聊,能不能成还另说,也算是一个另类的相亲了吧。
正赶上过年,年轻人聊的话题也多一点,实在不行就过年问候,春晚节目,各种尬聊。
那几个人聊着聊着就没下文了,面也没见过。
冯宁绪当时并不在大表哥给的微信名单里,说起来关系还有点远,是大表嫂单位一个阿姨的侄子。
大表嫂跟人聊天的时候那个阿姨听到了,看了刘小雨照片,看姑娘模样不错,热心的就给介绍了过来。
冯宁绪三十二了,对家里藏得严实,又是一本大学毕业,企业里上班的,老一辈的压根不知道他其实喜欢男人。
大表嫂看着刘小雨微信朋友圈发的东西,还挺光鲜亮丽,哪知道她平日里都干啥,虽然知道她在外面打工,但是干啥不都是给人打工啊。
凭着每年过年来拜年吃饭的感觉,稍微那么一美化,热心阿姨觉得这可以啊。
一边跟大表嫂打听刘小雨,一边又问过了冯宁绪爹妈。
两边的介绍人也算是一拍即合吧,该让两个年青人了解一下。还是老办法,加微信了解一下吧,处得可以两个两人见个面,当是出市来旅游了嘛。
是冯宁绪加的刘小雨,加了一次她没理,她不轻易加人家微信,特别是没打过招呼的。也是这段时间加她微信的验证信息太多,她给看花了,一个都没加。
聊不出啥结果来啊,这奔着结婚来的。
冯宁绪又加了一次,这回刘小雨同意了。结果冯宁绪说工作才会经常聊微信,希望说加她企鹅聊。
刘小雨加了,结果发现这人用的是小号加的她。
实在没意思,聊啥呀。
要是两人就这样就完了,那也就没后面的故事了。
过完年大表哥很是客气的问刘小雨要不要去他那边玩一玩,那边靠海多的是能玩的地方。
刘小雨辞了工,兜里还是有些积蓄的,大表哥两个娃也大了,大表嫂也不用带小孩,她过去去玩玩也成。
她过去才玩了一天,朋友圈刚发不久,不知道哪里听的风声,冯宁绪企鹅跟她约了正式见面。
她当时还一头脑热的答应了这场,突如其来,还是自发的相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