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之前徐光辉抛出问题,面对场上是个啥情况?鸦雀无声!!
这样的单方面沟通显然是没有任何好处。
但是依照魏熊的方案,这照片被分发到每个幸存者个体手里,他们就不得不去跟徐光辉进行沟通了。
魏熊的方案其实就是利用了从众和个体差异。
人嘛,都是有从众心理的。
通俗点讲,同一件事儿,一个人做可能会有各种顾忌,可一群人做就不会想太多。
譬如,闯红灯,过马路时一个人闯红灯,你会觉着不好意思。
可一群人都在闯,你便是给这种行为当做理所当然。
炒股票亦是如此,自己一个人抄怕亏欠,但一群人都嚷嚷股市大赚纷纷开户时,个体也就会跟风去做。
落在眼下,面对徐光辉的提问,场上幸存者都对徐光辉一行人畏惧。
所以,徐光辉的问题他们不敢冒然接茬,怕引火上身。
单个提问他们不敢不答,因为那目标明确,他们知道如果不答,妥妥没好果子吃。
可面对群体提问时……他们就没那么多顾忌了。
本着法不责众原则,反正大家都不答,要罚也轮不到他个体头上。
魏熊的方案,给照片分发到幸存者每个人手上,无形之中就打破了幸存者的从众避众心理。
现在魏熊的方案那就是给徐仁杰针对群体的提问细化到个体身上。
以幸存者的心里……他们越是害怕紧张,越是不敢不给出回答。
“行,给照片传下一位吧。”徐光辉并没有因为第一波出击失利就气馁。
他也从未想过第一个人就能给出靠谱情报。
此地幸存者有几十人,只要当间有一人见过马国建,或者给出一些细节情报,那徐光辉他们的时间耗损与付出就是值得的。
照片一张接着一张传递。
但结果叫人郁闷。
幸存者们给出的答案都很统一……他们都说没见过马国建这个人。
这样的结果无疑是很打击人信心的。
要知道,“四人组”小队本次过来目的就是为了寻找马国建。
现在折腾半天,幸存者这头竟然都说没见过马国建……你说能不打击嘛?
马国建如果在,肯定应该住在幸存者聚集区,既然他住,那此地幸存者肯定认识。
徐光辉无奈啊,只能是继续让众人传递照片,同时是系希望于后面剩下的幸存者。
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结果,徐光辉特别出声强调:“大家不用那么着急给我答案,都多看看,看自己点!”
“大家如果见过就告诉我们,千万不要有啥负担!!你们告诉我实情,不会影响你们什么的。”卜月半在旁也是等待的着急。
他进来后并没怎么开口,主要交给徐光辉处理较为放心。
可没想到结果并不如自己预想的那般顺利。
此地的幸存者一直是跟呆木鱼样,半天打不出个响屁。
不得已,干着急的卜月半最终也是耐受不住开口说道。
卜月半这番话主要是希望打消在场幸存者心理忧虑与顾忌,让他们实话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