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史.赵孟頫传》,孟頫退谓奉御彻里曰:“上论贾似道误国,责留梦炎不言。今桑哥误国之罪,甚于似道,我等不言,他日何以辞责?然我疏远之臣,言必不听,公为上所亲任,读书知义理,能为天下除残贼,真仁者之事也。公必勉之。!”既而彻里至帝前数桑哥罪恶,帝怒命卫士批其颊,血涌口鼻,仆于地。少间,复呼而问之,彻里执奏如初。
7、皇帝欲让他拜相一事:
《新元史.赵孟頫传》,中书参知政事贺胜以不通文字,请帝早简辅相。帝周视左右,乃属目于孟頫曰:“卿可至中书参决庶务。”孟頫固辞。帝问阎复、宋渤何如?孟頫对曰;“皆非相才。”诏孟頫出入宫门无禁,且谓孟頫曰:“朕年老,聪明有所不逮。大臣奏事,卿必与俱入,或欺罔,卿即为朕言之。”孟頫谢不对,后乃力请补外。
8、十六天魔舞:
虽说创作于元顺帝时期,早期亦有雏形,剧情稍稍穿越了些,不要细究,以下内容来自百科:
《十六天魔舞》,是元代在宫中做佛事时表演的女子群舞。此舞创作于元顺帝至正十四年(1354年)。《元史·顺帝本纪》载:顺帝怠于政事,荒于游乐,以宫女三圣奴、妙乐奴、文殊奴等十六人舞《十六天魔舞》。其服饰化妆是:戴象牙佛冠,身披璎珞,大红绡金长短裙,金丝袄,云肩合袖天.衣,绶带,鞋袜。手执法器 ── 加巴剌般之器。其中一人执铃杵奏乐。另外还有由十一个宫女组成的伴奏乐队。由宦官长安叠不花率领。遇宫中做佛事时才进行表演。
十六天魔舞是元代宫廷一种舞蹈,因深受元顺帝的喜爱而被认为是“荒政”之源,被称为元帝国的“后.庭.花”。它产生于元朝初年,当为太.祖初年征服西夏时征用的西夏旧乐舞,在世祖时即已风行,其与元朝统治者崇信密教有很大的关系,以其宝相庄严而又香艳飘逸受到观赏者的喜爱。
9、关于桑哥的死刑方式:
历史上,忽必烈的三个理财大臣都不得善终。阿合马被人刺杀,后来被皇帝剖棺戮尸;卢世荣被皇帝处死后,割肉喂鹰犬;桑哥具体的死刑没有介绍。但是参考卷入阿合马刺杀一案的大臣张易被处以剁成肉酱的极刑,所以桑哥这里我也没有手下留情,主要是为了虐小赵~
10. 玉昔帖木儿:
出身显赫的蒙古大臣,任御史大夫,颇得儒臣好感。与伯颜,安童并称三贤相。然而,桑哥当政后期,开始限制怯薛特权后,他也是反对最激烈的蒙古大臣,对桑哥落马起到关键作用(因为儒臣弹劾桑哥基本没用)。虽然文中,玉昔帖木儿给人的印象比较反派,但是历史上还是以正面形象出现,而且军功显著。
11.桑哥桑巨巨:
此人根本没办法洗白,就是妥妥的大奸臣一枚。但素,他初期更变钞法,钩考钱谷,解决了世祖的财政危机;后期,限制怯薛,宗王等权贵特权,整顿各级官府,也是皇帝整顿宗藩秩序,打击特权,加强集.权的需要。总体评价,不能单纯以善恶论之。甚至可以说政治秩序的重建者(虽然他本身也在破坏秩序),颇有点改革家的味道(既得利益的重新分配)。然而,他这是存量改革,为皇帝从贵族那里争夺利益,他和权贵之间基本是零和博弈,又没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最后连皇帝都抛弃他了,所以他的失败是必然的。可怜又可恨的桑巨巨( ̄ε(# ̄)
※※※※※※※※※※※※※※※※※※※※
主要脑洞都在这里了~感想不想写了,犯懒了。本文就是无节操YY,历史上桑哥和小赵两看相厌,应该是清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