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四十一章(2 / 2)

曝光度高了,就会引来不少人关注,有的人喜欢,

有的人自然就不喜欢,而且面对不喜欢的东西他们还不是一走了之,而是锲而不舍地踩上几脚,赞美别人并不能让他们得到满足感,但是批判可以。

这段时间楚云独跟着杨开轩,学会了怎么用社交网络,注册开通了微博,也会在网上搜索一些自己的消息,这些负面的评论他自然也看到了不少。

人有的时候就是这样,一张白纸上面点了一个墨点,人便注意不到白色的面积有多大,所有的注意力全都被那一点黑色集中了过去。

楚云独也是这样,赞美他的声音很多,粉丝总是能用着不重样的方式来夸他,看着都能让楚云独觉得不好意思地羞愧,觉得自己并不如她们说得那样优秀。

但相比之下,他还是更加在意那些批评的时间,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总是会反思自己,想想他是不是像那些人说得那样做错了,自己又该如何改正。

可令楚云独苦恼的是,这些批评的声音很多,而且有的还彼此之间互相矛盾,让楚云独有些摸不清到底该听谁的。

这些事情没少让楚云独失眠头疼,他是抱着这样的心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反正多反思一下总归没什么坏处,毕竟无风不起浪,人家既然这么说了,自然会有其中的道理。

可惜他不明白的是,有的人看一个人不顺眼的时候,还真没什么太多的道理,哪怕你喝口水都能挑出错来——‘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若不持此咒,如食众生肉。’,和尚都懂的道理,你喝起水来却一点愧疚都没有,真的是没有同理心!

……所以说,人与人之间是不同的,永远不要妄想自己能够揣摩别人的想法,因为有的大圣人对别人的要求,和自己平时的做法,是天差地别的。

整部电影看下来,楚云独感觉有些奇特,虽然在屏幕中看着自己出现稍微有些羞耻,但毕竟是他深刻研究过的角色,楚云独还是能够分得清剧中的朗明和自己本身之前的区别,不存在什么人戏不分的情况。

比起普通观众观赏这部电影,楚云独的感官是完全不同的,他的注意力不由自主地全被朗明吸引了过去,并且他的每一个小动作、小表情,楚云独都能解读出此时此刻朗明的心理活动与情绪,有些是他深思熟虑刻意设计的,也有些是灵光一闪,下意识做出来的。

没有太关注剧情,毕竟当时拍摄的时候,故事讲得是什么他就全都知道了,甚至知道得比观众看到的还多,楚云独忍不住地不停观察着电影里自己的表现,思量着哪里做得好,哪里又有些刻意和做作。

也只有没了自己戏份出现的时候,他才能静下心来好好看一看电影,陶乐乐和杨开轩的对手戏他在片场看了不少,但在荧幕里看着,和现场看的差别还是蛮大的。

有不少剧情当初他们吃了不少苦才拍出来,最终正片里也没放出来,可能是时长的原因,不管是谁都有好多戏份被剪掉了,楚云独觉得有些惋惜,那些都是他花费了很多心思才呈现出来的成果,却连让人看见的机会都没有。

看完后,楚云独长吁了一口气,叹道:“难为粉丝夸我演技好了,要学习和进步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你也别妄自菲薄,”杨开轩苦笑了声,道:“作为刚接触电影的新人,你的表现真的很不错了,大家也都是基于这个标准评判的,要是你这样的都说惨,那我被你比得岂不是更加惨不忍睹了?”

虽然说来有些羞愧,无论是培训很久的杨开轩,还是在影传学习了快一年的陶乐乐,和完完全全是新人的楚云独比起来,竟然还要逊色不少,倒也不是说他们两个表现有多么地不好,杨开轩是今年影传专业课第一的存在,同龄人中他已经是佼佼者的存在了,只能说楚云独在这方面的天赋确实有

些可怕。

“我不是这个意思!”楚云独慌了,忙解释道:“我就是觉得我自己当不得那么多盛赞而已,你演得很好的!”

“有点专业眼光的都能看出来,这部戏里谁的发挥也比不上你,”杨开轩实话实说,对于楚云独的高水平,他虽然会有些挫败感,但更多的还是替楚云独感到高兴,“我不是在计较什么,圈子里比我演技好的人那么多,我要是小心眼的话,估计早就被气死了,哈哈。”

“我就是觉得,想跟上你的脚步,我还得多努力才行,”杨开轩盯着他,笑道:“要是被你甩在身后太远,这朋友当得也太没面子了,到时候谁看了不都得以为我在抱你大腿啊!”

“你这说得就好像我已经成了大师一样,”楚云独被他夸得有些不好意思,道:“咱们都是刚入门而已,以后一起努力吧!”

也没说互相帮助这样的话,楚云独在深入地学习了关于表演方面的知识,才发现自己野路子出身,自己摸索出来的表演方式,和杨开轩他们这些系统的体系有些大相径庭。

目前,国内也是国际上普遍使用的主流表演体系就是方法派,算是体验派的进阶改良版,目前各大影视院校教学时用的都是这套理论,而杨开轩作为艺考生,之前接受专业课培训的时候,学的自然也是这个。

而楚云独的表演方式更偏向于小众的表现派,这套理论和方法派可以说得上是截然不同,所以他们两个也没办法凑到一起讨论演技,甚至说楚云独都很难找得到人来教他,除了一些大师能够指导他以外,多半还是得靠着他自己去摸索。

就好比情绪的表达,杨开轩用方法派的方式,会先回忆往常经历中类似的情绪,然后沉浸其中酝酿情绪,最后用情绪带动表演,给人一种最真实的表现。

但楚云独不是这样的,他会事先刻画一下人物的形象,哪怕剧本上没有,他也会补全角色的性格、习惯,从前的经历以及各种情绪下会有什么反应或者小动作。

然后,在表演之前他会设计好动作和微小的表情变化,通过这些来表现出相应的情绪。

由此可见,两者使用的方式可以说完全是相反的,一个进入角色,所有的表演全都是条件反射一般,一个就像是站在了上帝视角,理性地分析和设计着一举一动。

两种方法没有孰优孰劣之分,只要层次和水平足够高,最后都是殊途同归的存在,达到的效果都是演活一个角色,能让观众清晰地感受到角色的喜怒哀乐。

只不过对于理科生的楚云独来说,那种更加浪漫和缥缈的方式,反倒不如这种理性分析和设计来得容易。

楚云独之所以能在演技上压陶乐乐和杨开轩一筹,其实也是占了这个便宜,方法派之所以能成为主流就是因为它适合大多数人,而且循序渐进的很适合教学。

但循序渐进也意味着进展缓慢,什么样的水平就只能出什么样的效果,演员的表现如何很看重进入角色的程度、平时情绪的积累以及拍摄时的状态和表达。

心中有了情绪,才能够表达出来,并不能无中生有,陶乐乐和杨开轩作为初学者,平时的积累有限,拍摄时自然演不出太多观众能够接收到的情绪。

楚云独就不一样,只要考虑得足够全面,事先准备得足够充沛,他就能无中生有地表现出更多深层次的情绪。

而且不像杨开轩他们只能临场发挥,楚云独他在看过了剧本以后,可是在家里仔细练习过的,这一场戏该是怎样的动作和表情,他都一一地反复试验和完善着,在这种精心地准备之下,他在片场的呈现出来的效果自然更加白了,就是两种方式下限高低的问题,不过有利就有弊,

等以后演技逐渐提升了之后,杨开轩使用的方法派相对更容易一下,只要进入了角色,直接上就能演得很好,而楚云独不管怎么提升,每次表演之前都要对角色进行大量且繁复的准备工作。

不过说实话,他其实还挺享受这个过程的。

上一页 目录 +惊喜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