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零五章 电报(1 / 1)

不过转过头之后,船就是逆水航行,因此尽管动力加大到全功率,但船速仍然上不去。

这艘船的设计航速是15节,但由于船龄太长,己超过15年,再加上维持不善,现在只能免强达到12节,在顺水航行时,可以超过13节,但在逆水时,只能达到10节多一点。因此尽管黄进功急得只跺脚,但船速只有这么多,急也没有用。

而黄进功的着急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在座船的后方,人民军护航舰队的柘城号、虞城号两艘驱逐舰已经追上来了。

原来安庆水师的1艘木质蒸汽船,2艘木帆船投降之后,只剩下黄进功的座船逃走,罗岳的目标是全歼敌军,以警示长江沿岸的各省大员,而且这艘船上挂着主将的旗号,明显就是安庆水师的旗舰,因此自然更是不会放黄进功的座船逃走,于是下令4艘巡逻艇去接收安庆水师的投降战船,又命柘城号、虞城号去追赶黄进功的座船,并且要求尽力迫降这艘战船,毕竞能够迫降敌方的旗舰,意义重大。

柘城号、虞城号的设计速度都是22节,即使是逆水航行,也能超过20节,因此速度远比黄进功的座船快,而且黄进功的座船领先的距离也不多,还不到1000米,这个距离在舰船行驶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仅仅只用了十几分钟的时间,柘城号、虞城号就己经赶了上来,和黄进功的座船齐头并进

虽然柘城号、虞城号都只能算是小型军舰,但和黄进功的座船相比,却可以算是一个庞然大物,两艘军舰一左一右,将黄进功的座船夹在中间,距离只有100多米。其实如果是可以将黄进功的座船击沉,那么己经足够击沉4、5次也够了。不过虽然不能用炮轰,但两艘军舰侧舷的三门马克沁机枪这时也全都一起开章。

当然首先要向上海方面发一份电报说明情况,这时华东政府的无线电报技术己有了重大的进步,电报传送距离可以达到1000公里,当然无线电报机的体积仍然十分巨大,永城号这样的小军舰是安装不了的,这次出航,在两艘运兵船上各安装了一部。

而就这时,一艘运兵船上给罗岳送来一份上海发来的长文电报,罗岳看完之后,也不由得有些变色,原来电报紧急通知罗岳,在安徽省西北部的颖州府出现了一个名叫红莲教的宗教组织,借水灾之机,在灾民中大力的招收教徒,聚众起义,据说现在收集的教众人数己超过10万人,并占据了颖州府的首府阜阳、太和、颖上、蒙城等地,并且还曾经一度到华东政府管辖的河南东南部陈州、归,现在似乎有南下进入庐州府的迹像,因此让罗岳到达庐州府的灾民安置营之后,注意红莲教的动向,有必要的话,可以在庐州府多停留一段时间,等红莲教的事态平息之后,再继续视查的行程。

同时,电报中还简单介绍了一些红莲教的情况。红莲教又称红白莲教,其实是白莲教的一个分支。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农民起义,而大部份的农民起义都会依托某个宗教,因为只有借助宗教的名议,才能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信徒,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掩人耳目,躲避官府的追查,如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就是依托太平道;东晋年间的孙恩卢循起义,依托的是五斗米教;近代以来的太平天国运动则是依托拜上帝会。而从元代开始,白莲教就成大部份农民起义所依的宗教组织,因此甚称是农民起义的专用宗教。

白莲教原本源于佛教的净土宗,并在南宋初期形成的一个固定宗教,后来又吸收部份道教,民间信仰的成份,并在元未时和波斯传入中国的摩尼教融合,最终形成一个大杂烩一般的宗教组织。

而正是由于白莲教是融合了各种宗教成份,也就决定了其组织结构松散,但教义经卷也比较通俗易懂,另外宗教规则也遍世俗化,比较能为下层人民所接受,因此常被利用做组织农民起义的宗教工具。并且白莲教还衍生出大量的分支、旁支教派,居统计白莲教的分支、旁支教派不下百个,而且这些分支、旁支教派各不相属,教义颇多歧异,组织、仪轨和活动方式也不尽相同,而且也良莠不齐,但总体来说,教众主要来自下层社会,并或多或少地带有白莲教的印记,在民间也一般笼统地称为白莲教。广义一点算的话,在历史中比较著名的教会,义和团、红枪会、小刀会等,都可以算是白莲教的分支。

在庚子年间,有大量白莲教的分支、旁支教派都参加了义和团运动,而在义和团失败之后,大部份的分支、旁支首脑们都躲到民间潜伏起来。而这次长江大水,六省均受灾,受灾地域广泛,灾民超过千万人,因此潜伏在民间的白莲教的分支、旁支教派首脑们又看到了机会,于是又开始蠢蠢欲动起来,最终决定在长江沿省分头起事。而选择在安徽省颖州府起事的,就是红莲教。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p>

上一章 目录 +惊喜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