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祈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这本书有多久了?大概有五百年了罢。
这本书出自芙蓉谷,是当初秦子期在凄凄的威逼利诱下所撰,曾经秦子期还让自己对对稿子,怕哪里写错了又被凄凄责骂,当时自己正值任监国相,没有那个时间。
倒是洛恒有些意趣,不仅帮着凄凄对了稿子,还亲自改了里面的些许桥段,把自己加了进去,称为承公子,气的凄凄直跺脚。
如今再看来,里面很多桥段虽是杜撰,但也能看到故人的影子。
“不过还是不如《九州墓》好看。”李昀摇摇头。
“《九州墓》?”苏祈歪头看他,眼神高深莫测。
李昀道:“苏公子没看过《九州墓》么?那是本禁书,说的就是这九州之内的财富之地如何盗法,更有些神奇怪诞之事,哎,不过不知作者是谁,否则定要去请教一二。”
“李兄可是从中受益,才盗了帝王墓?”苏祈笑道。
因为自己活的长久,便知道些别人不知道的事情,闲时就写了些所见所闻,后来洛恒翻看自己的手稿,觉着有很多地方如今皆是风水宝地,就取名为《九州墓》,没想到后人却将其编纂成书,也是后话了。
李昀摆摆手:“误打误撞而已,不过为何苏兄对那面具如此感兴趣?”这东西虽是本朝开国皇帝的旧物,但顶多几百两银子,却着实不值一百金。
苏祈拿起那青兽面具,道:“故人之物。”
李昀顿了顿,心里想这东西是人家开国太祖文宗皇帝之物,死了几百年了,怎么苏兄称为故人,不过看苏祈如此形容,便不多话了。
此时海风乍起,海水摇晃,李昀一个重心不稳向身前倒去,半途中一双手把自己托了上来。又是一阵摇晃,李昀眼看自己直直撞入苏祈的怀中。
李昀赶紧想退一步,却又是一个摇晃,自己便不再动了,等待浪过去。
苏祈将李昀揽的更紧了些,李昀退了一步,复硬挤出一抹笑容:“风浪着实大。”
苏祈看了看他,道:“天快亮了,海水会渐渐平息。”
苏祈说的没错,天亮了以后海面便平静了。
李昀和苏祈一同走到甲板上,微风徐来,一派柔和。
放眼望去,一轮朝阳从海面升起,海面霎时波光粼粼,好一幅红日初升的美景,经过一夜暴雨的洗礼,东极岛看来也变得翠绿可爱。
“哎,若此时文人雅士附庸风流,定要作诗一首。”李昀叹道。
“那此刻李兄有什么可想说的?”
李昀道:“在下是个俗人,只愿好花常有,好梦常留。”
苏祈想了想,道:“人常在。”
李昀心头一震。
好花常有,好梦常留,人常在。
不知自己是否想多了,这苏祈总是说些奇怪的话,总是让自己措手不及。
又听见苏祈喃喃道:
曾与君日落走马山水千程
敛眉如画,笑意盈盈
不敌一声长叹君先行
此番尽头竟是故园杨柳
千盏浊酒,却在梦中独醒
杯莫停,杯莫停
如今江水已平
李昀听着只觉耳熟,饶是自己读书不多,小时候师傅让自己背一背《山海经》,后来觉得难度太大,改为《诗经》,最后改成了《三字经》,是以能记下的诗词更是少得可怜,但这首词自己定是记过的。
确是在哪本书里看到的呢?《诗经》、《山海经》还是《三字经》?
苏祈转过头看着他:“李兄,你为何没从那墓中,拿那幅画?”
李昀顿时醍醐灌顶,这首词,明明是自己在阴山盗墓时,主棺里的那幅画里的题词!
李昀咽了咽口水:“苏兄,苏兄怎知棺材里有一幅画?”
苏祈笑了:“当然,因为那是在下所作。”
李昀霎时冷汗直流。
乖乖,莫不是自己遇见鬼了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