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是无为之相。”
“……”
诏天帝惊愕良久才开口确认。
“同时兼具惊世与无为之相?!”
哪怕是见惯了天下奇事的诏天帝都没听过如此特殊的命相。
青年面上愈发愁苦,道:“而且,武神即将出世,并与我子有关。”
诏天帝面上更惊。
武人皆崇拜武神,更有人误以为开天宁家历代元帅便是当世武神。
诏天帝与青年却知晓,真正的武神若是出世,对天下万民来并非好事。
自初代天帝入主天都府以来,只出过一位真正的武神,即是愚俸帝在位时。
当时天下局势困于被后世称之为“僧合”的严重大乱里,导致数万万人惨死。
“僧合之乱”的起因虽是愚俸帝,致万万人惨死的结果却与武神脱不开干系。
“惊世无为与武神出世。”诏天帝喃喃着说:“想我无人禅位、天启不临,看来……”
“乱世将临,我等无能为力。”
青年接完诏天帝未尽的话语,再度沉默下来。
天帝踌躇许久,才提起精神,开口道:“老师,我有一言,不知……?”
“请讲。”青年道。
诏天帝道:“我以为,盛世繁华固然值得赞颂,盛极必衰与起落无常才是世间真谛。”
“小诏的意思是?”青年问。
诏天帝说:“我们做得再好,总归只是我们这个世代的事,我们早晚必须冀望于下一个世代。”
听到此处,青年面上登时豁然开朗,道:“我懂了小诏的意思。”
诏天帝口中所言不过是最简单的道理,亦如开天宁家其中一则家规。
——尽人事,听天命。
青年说:“我们当尽力为后人拓宽道路,至于如何选择,就交给他们。”
诏天帝听完青年的话语,先是一怔,然后莞尔一笑,再度转为调侃。
“老师到底是老师,远见卓识非这弟子能企及。”
“小诏这是嘲讽于我?”青年佯怒。
“非也。”诏天帝只道:“我尚未考虑到这些,多亏老师方才点醒。”
青年微讶,道:“原来小诏与我所思不同?”
诏天帝道:“方才有异,现在却已相同。”
说罢,诏天帝朗声大笑,帝师也与他一同朗笑。
二人眼中迷茫尽褪,如暗夜中寻找到明灯指路。
二人笑罢,诏天帝收敛调侃,严肃道:
“老师,不如就让你、我来为后世铺路?”
青年也收起玩闹之态,问地十分认真:“小诏打算从何处着手?”
诏天帝思索片刻,才下定决心,道:
“俗话说:遍行南北东西路,龙泉郡城天下驿。”
“你打算从龙泉着手?”青年并不吃惊,显然已是考虑过这个可能。
“正是龙泉。”诏天帝笃定道。
“龙泉位置特殊,是往来各地的要道,亦是兵家必争之地。”青年颔首认可,道:“如今冉家内乱,理应继位的冉淮谷却不在王位,此时帮扶于他,的确是最适合的时机,有百利而无一害。”
诏天帝道:“被老师这么一说,我反而觉得是在利用无知小子,难免惭愧。”
青年则说:“正所谓:利人者,利后人者。利与不利,不应由我等妄断。”
师徒二人再度相视莞尔。
诏天帝道:“多谢老师。”
青年说:“要谢小诏才是。”
诏天帝问:“那么,老师打算从何处开始?”
诏天帝的问题引得青年一阵沉默。
许久过后,他才下定决心道。
“白景。”
诏天帝闻言一愣,面上惊愕久久不去。
半晌过后,诏天帝才回神问:“为何是白景?”
“因为自古以来乱世传说的背后必然有一位白景。”
而得白景臣服者,即是得天道庇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