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琰不甘不愿地应了声,心里却将这笔账都记在了那三千兵士头上,不是让他操练吗,他便尽力一试好了,万一没掌控好力度,也不能怪在他头上,毕竟他也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啊。
林琰在心里露出一个略带阴暗的笑来。
……
却说黛玉自上次去了荣府之后,便好长时间没有来往,整日里不是在家里读书,便是去赴秋狝时候认识的几个贵女的宴。
贾母想念黛玉的紧,数次派人上门去请,林如海却好像还在气头上,三番五次地推拒了邀约。
黛玉看着好笑,觉得林如海和林琰真不愧是父子俩,这老母鸡护犊子的模样和林琰真真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当荣府的仆妇再上门时,黛玉止住了林如海脱口而出的拒绝,笑道:“我也许久未见外祖母和姐妹们,也是想念得紧,上回匆匆进门,却是还未欣赏那大观园的美景,这回也顺道去游一次园子,父亲还是莫要再推拒了。”
说罢,不等林如海开口,便吩咐紫鹃去回了话。
林如海一向宠黛玉,只得怏怏随了她去,临行前犹不放心地叮嘱道:“你只和你那姐妹们玩耍,不要理贾宝玉,若是他有什么不规矩,你回头告诉我,我便立即打上门去同二内兄讨说法。”
黛玉被林如海“打上门”一词逗的乐不可支,暗自感叹林如海被林琰影响的彻底,她笑盈盈地应允道:“便听父亲的,打上门去。”
林如海听出黛玉话里的调侃,讪讪地止了手上动作,亲自将黛玉扶上马车,才恋恋不舍地回去屋里。
黛玉到了荣府,当先便去拜见了贾母。
贾母瞧着几日不见越发出落的超逸的黛玉,搂在怀里久久不愿松手,嘴里直喊着“心肝儿”“肉啊”,冲黛玉埋怨道:“你也是个心狠的,一回到家便不记得外祖母了,这么久渺无音讯,让我担忧的紧。”
黛玉当然不会说林如海拦了不让她过来,只笑着解释:“我们才将将回府安顿,那些子下人事事都要回禀,府里又没有正经管内务的主子,只得我硬着头皮上了,我昨儿个才刚刚理清头绪,今天的得了闲,便马不停蹄地过来了。”
贾母看见黛玉举手投足间的自信与洒脱,将黛玉的话信了大半,笑容满面地夸赞道:“玉儿真有本事,你琏二嫂子接手荣府还好一阵子兵荒马乱呢,我们玉儿这才多久,便已是井井有条了。”
黛玉被夸的脸热,忙摆手道:“二嫂子才是厉害,我家才几个人,和荣府不能比的。”
正说着话,三春和宝钗便进来了。
宝钗拉着黛玉的手,一脸遗憾:“你若是再早两天过来,便可以见到云妹妹了,她前日还念叨着你呢。”
黛玉听了,也惋惜极了:“自打回了扬州,我便再也没见着云妹妹,她这段时间可好?”
宝钗摇摇头,湘云在侯府的境地,怎么能说好呢?只是贾母在一旁坐着,她也不好明说。
姐妹们聊了几句,便同贾母说要带黛玉去游览大观园。
路上,姐妹几人并排奏折,探春突然凑过来,冲黛玉神秘兮兮地眨眼:“林姐姐想不到吧?云妹妹已经开始相看人家了。”
黛玉大吃一惊,扯住了探春的袖子问道:“怎会这般早?史侯府上是什么说法?”
探春叹息了一声,眼里竟有几分羡慕:“即便是早,也不吝是王孙公子家,总不会埋没了她去,我们这些子比她年长的,还不知有个什么说法呢。”
黛玉听罢,也跟着生出几分愁绪来。
宝钗闻言,忙笑道:“林妹妹过来玩,本是件高兴的事情,没得说上两句,便要掉起眼泪来了,今日说好了游园,便不提那些子糟心事罢。”
探春自知失言,看宝钗打圆场,也顺着她的话聊到了大观园上来。
可惜今日颇为多事,没过多久,便有一丫鬟急匆匆地跑了过来。
“不好了不好了,政老爷命人拿了宝二爷,说要将他打死!”
宝钗和探春忙拦了丫鬟的去向,急急问起事情由来。
丫鬟一面摇头只说不知,一面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我只是听了吩咐,让主子们都过去劝慰一番。”
宝钗和探春对视一眼,竟顾不得与黛玉说上几句,便脚步匆匆地往贾政院里去了。
……
林琰来到骁骥大营营地,一眼便瞧见了那站在一众兵士前笑的见牙不见眼的人。
“老大来啦!”
林琰:“……”心好累,好想辞官不干了。
※※※※※※※※※※※※※※※※※※※※
今天又是一天暴雨,欢迎大家过来看海_(:з」∠)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