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九十二章(2 / 2)

太子没有说话,站在车边再度拱手一拜和二皇子相视一笑,然后才登上马车。

李承霄车走在前,二皇子车行在后,二皇子为人十分谨慎小心,因而和李承霄保持了一段恰到好处的距离。

李承霄车门微敞,和尹平说话声音也压低几分。

“爷,二皇子靠不住啊!”

尹平早就发现二皇子不是什么忠义之士,说出的话,做出的事,多是两面三刀,昨日若不是李承霄下了一剂猛药,他估计还是会坐山观虎斗,看着太子和大皇子鹬蚌相争,等着坐收渔翁之利。

“知道,所以昨日才估计演了出戏,让他先去找圣上。”如今二皇子已经骑虎难下,他要的就是二皇子现在这般窘迫的境地。

李承霄对此事,早就有了打算和安排,就算是他今日不主动找二皇子,二皇子也会自己找上门来,昨日捅了这么大的篓子,大皇子不可能视若无睹,到时候若是大皇子来,就大皇子那样的鲁莽之人,定然对二皇子处处针对。

“那您今日这又是为何?”尹平越发猜不透自己主子的心性了,往日里尹平也能大概知道李承霄究竟是何打算,但现在李承霄的心思比他想象中的要深得多。

“先发制人。”李承霄没说太多,说多了尹平也不懂,今日先在此拦下二皇子,为的就是和二皇子结盟对付大皇子,大皇子虽然本人各方面都极为欠佳,但却又皇贵妃和徐丞相撑腰,因为在朝中横行霸道也无人敢多说一句。昨日将徐丞相打发回家,朝中虽然还有徐丞相的党羽,但现在这样的时候也不敢轻举妄动,趁这个绝佳时机给大皇子制造一个重创,这样往后方才能轻松一些。

朱红的宫门前围聚了不少大臣,见到太子的马车停下,纷纷上前询问,昨日登门太子府眼巴巴等着太子归天的大臣站在原地,去也不是,留也不是,硬着头皮上前恭维,李承霄和大臣们拱手相拜,旁边人说着奉承话,李承霄带着恬淡的笑容,一一寒暄,直到大门打开,孙仲拿着浮尘走出,众人涌入殿中。

见到李承霄来了,皇帝脸上浮现一抹欣慰笑容,李承霄不等皇帝开口,走上前向皇帝作揖跪拜行礼。

“儿臣不孝,让父皇担心,还请父皇恕罪。”

见到李承霄今日依然精神焕发,皇帝也算是安下心,“平安便好,今日见你神采勃发,朕便安心了。”

李承霄带着内敛乖巧的笑容退到了自己的位置,大臣们纷纷进谏,一旁的二皇子目光一直锁在李承霄的身上,看他一直不言不语,嘴唇不自觉的紧抿。

“众爱卿可还有何事?”

零零散散说了许多,不过都是一些无关紧要之事,二皇子紧盯着太子,就等他开口说大皇子一事。

“儿臣还有事禀告。”

李承霄看时机尚好,上前一步,将早已准

备好的奏折从袖中取出呈上。

二皇子一直等待的这个时机,见李承霄终于出手了,心才放安稳几分,长出一口气,一直紧绷的脸也缓和下来。

“令安县水患成灾,最近几日连降数日的暴雨使得不少村庄被淹,甚至还有许多百姓被失控的洪水冲走。”

在场的大臣,何人不知水患一事,大家将此事隐藏不报,还不是因为徐丞相将此事一直压在手底下。他们依附徐丞相,自然不敢多说半句,而现在太子竟将此事彻底抖了出来,大臣们都想离此事远一点,省着到时候迸出的血溅在了自己身上。

皇帝翻看着奏折,脸色越发糟糕,还没看到最后就将奏折往桌上一摔,一声巨响,殿中鸦雀无声。

见皇帝生气了,不少大臣吓得哆哆嗦嗦跪在了地上,二皇子见此情形上前一步。

“启禀父皇,昨日难民就是令安县百姓,儿臣见他们孤苦无依,如此可怜决定将他们带入宫中面圣将令安县一事说与圣上。”二皇子三两句间就把收留灾民这种事放在了自己身上,将自己塑造成了一个心怀百信,悲悯天下的大善人。

李承霄对他此番邀功并不在意,他要的是二皇子与他站在同一立场说话,朝野之中大半人皆是徐丞相之人,若是他们在这时都和自己对着干,自己则是腹背受敌。

“父皇这不过是一份儿臣亲笔奏折,其实还有许多并未拿给父皇。”李承霄说着尹平配合着将马车里剩余的奏折拿了出来。

“这些奏折是令安县官员呈送而来,儿臣也甚是好奇,为何这些奏折全留在了丞相府,却没有一本进入宫中。”

李承霄此步极险,但若是现在不下狠手,过了这个时机,怕是就没有更好的机会了。

“诸位爱卿,你们可知此事?”

皇帝随手翻了几分奏折,里面的内容触目惊心,他压低的声音使空气都变的紧迫,李承霄心跳忽然加速,他也不知现在将所有事情全部抖出去,究竟是好是坏。

上一页 目录 +惊喜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