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三十五章(1 / 1)

Chapter 35

对我来说,接到姓易的投资人打来的电话,比偶尔接到的私生打来的电话还要惊悚些许。私生的来电最多只是把我吓一跳,但是大佬的电话带给我的就绝不仅仅是惊吓了。

大佬平缓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我抓着手机仔细斟酌着他每句话的意思。他说,如果我对他投资的那部抗美援朝的电影还有一些疑问,他可以抽/出一点时间当面为我解惑。

我肯定是回答他目前对电影没有任何疑虑,但是大佬接着又说想约我一起去马术俱乐部骑马。我没想到大佬的爱好居然是这个,说真的,这比单独约我吃饭还要奇怪。我只能说我工作都排满了,这段时间都要在外地录节目。大佬听了我的说辞,没有多说什么,我们还算是正常地结束了通话。

挂了易姓投资人的电话,我深吸了口气,立马联系周姐商量档期安排。接下来几天我的工作地点都在北京,但我和周姐说我最近想离开北京一段时间。我把和大佬之间发生的事儿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周姐,周姐居然沉默了。过了一会儿,她才回电话跟我说要是现在离京的话,我手上的工作都只能推掉,违约金事小但名誉损失事大。

“周姐,您看有没有办法把工作的先后顺序调换一下,特别是不涉及到其他艺人的活动。或者赶紧再接部戏去横店,友情客串都行。”

“你先别慌,他应该不会对你怎么样。你想用在外地忙工作这个理由拒绝他也不是不行,我这边再想想办法。”

我当然知道投资人不会对我怎样,毕竟我作为公众人物粉丝还不少,他甚至可能都不会low到强迫我。但是拒绝一个人的理由必须充分且让对方觉得能接受,不然得罪了人家就麻烦了。主要是这位大佬的背景确实厉害,我不想因为他影响了我今后的资源。

隔天,周姐亲自陪我完成了一天的工作。结束所有工作的时候,她跟我说,兰总的意思是这段时间我可以离开北京,但是作为交换条件,我必须再和公司续约五年。

再续五年?我没听错吧?!

最开始我和公司签的那份带对赌性质的合约是三年,然后去年我火了之后又和公司续了两年,否则我的后续资源不会像现在这么好。但是如果再续五年的话,那加起来就是十年长约,等于把我的整个青春都压给公司——没必要,真的没必要。资本家是真够狠的,可我也不是只会一直心甘情愿被薅羊毛的羊羔。

“我明天就离开北京,续约的事等我回来慢慢和公司高层商量,您看这样行吗?上海国际电影节马上开幕了,我想去待几天。周姐,麻烦你让团队准备下,这个行程尽快公开吧。”

“你还没有电影作品,去电影节干嘛?”周姐满脸疑惑地看着我,“红毯肯定走不了,单纯去刷脸的话对你来说太掉价了。”

“我已经很久没有放假了,您就当我去散散心吧!”其实我根本就不是去散心,我是想多接触点圈内人,而电影节是个非常好的机会。无论是导演还是其他公司的经纪人,我都想尽可能多认识一些,为今后单干铺路。

上海之行并不容易,前前后后和公司高层通了五次电话之后,我才被允许暂时放下工作离京。而且公司还安排周姐全程陪同我,再加上两个助理,一个化妆师,估计他们在工作之余还负责监视我在电影节期间接触了哪些人。这我也不怪公司,毕竟“既盼望旗下艺人红,又担心他/她跑路”是很多愿意养成艺人的经纪公司的通病。

上海国际电影节为期九天,从开幕到最后的颁奖和闭幕,期间有很多论坛、研讨会、影片发布会、影视展、酒会等等,丰富的活动会提供给影视行业台前幕后所有的参与者进行交流的机会,普通观众也可以在电影节期间参与观影。因为我是带着目的来的,所以会重点参加几个“XX之夜”的活动,比如“中影之夜”、“华谊之夜”等。

其实我的身份还是有点儿尴尬的,因为我不是电影圈的人,我参演的第一部电影还正在香港拍着呢。但我也不是那种专门到酒会上混脸熟的十八线明星,所以除非周姐给我引见,我不可能主动往人家面前贴。这就导致了我从入场到现在其实没和几个人说上话,站在高脚桌边上的我甚至有点儿寂寞。然而在寂寞之余,我的内心是紧张的,因为我刚才在台上看见秦昶他们剧组的人了,虽然他并不在,但我不知道他今晚会不会在酒会上露面。

当然不是我故意想和他见面,而是这圈子本来这么小。前几天开幕式红毯秦昶和他们剧组一起走的,虽然这次他没有被提名,但是他去年拍的这部电影被提名了好几个重要奖项,是今年角逐金爵奖的主力影片。当时我通过屏幕看着他,他的一举一动,走在红毯上时潇洒自如的他,和那天在酒店的电梯口和我对望时的他,真实和虚假交织在了一起,令我不得不重新陷入对他的愤怒与疑惑之中——秦昶就像一只藏在雨林深处的食肉动物,偶尔会从迷雾中现身,引诱无知的猎物和他一起进入雨林中的陷阱;但更多的时候,他都把自己藏了起来,令人不解他到底想要什么?

此时此刻,会场里的灯光有些昏暗,可我清楚地看见他走了进来。我连忙背过身,装作在和一旁的周姐聊天。我感觉到他离我越来越近,已经到了我能用余光瞥见他的侧脸的程度。我听见他在用上海话和围着他的一圈人聊天,那其中有导演也有演员,都是上海人。他们上戏毕业的本来就有个小圈子,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互相提携,和京圈一样出名。只不过秦昶后来到北京发展了,所以他也算是跳出了那个小圈子。但是一回到上海国际电影节,他就像回了老家一样,那些人也乐于主动和他说家乡话。

“侬好,近枪勒嗨组撒讷?(你好,最近忙什么呢)”我听见秦昶说。上海话对我来说和根本和鸟语没有区别,身为一个北京人只恨我家乡的方言不够难懂,否则我怎会在此刻为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而如此忿忿不平。但我不得不说,秦昶在说上海话时没有丝毫吴侬软语的意味,配上他的油头和西装有一种既怀旧又特别的风味,居然还怪好听的。甚至好听到我现在就想转过身去,抓着他的衣领和领结质问他是不是真的没有看见我。

上一章 目录 +惊喜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