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啰啰嗦嗦的第一章(1 / 1)

这是一场上帝由于垂怜而预备的意外,还是命中注定?多年以后,回想起来,这还真的说不好。

J市依山傍水,作为省里的第二大城市,国内的三线城市,发展的不快不慢、中规中矩。虽然地处东北,但是四季分明,有时竟有一种“江南小镇”的错觉。

S江穿城而过,把城市分成了南北。市中心在S江一个转弯处,风水极佳。这是古时候城墙围住的部分,现在城墙早已不见。但是留下的是繁花似锦,白天的车马如云,夜晚的灯红酒绿。

城北(江北)的北边是老工业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因为工厂与工厂家属楼是分开的。离得很远,在刚建国一直到很多年后,这个被江水穿城而过的城市,在城北这条大江还有一个转弯,要过去需要坐船,这个现象一直到1979年才得到解决。

其实,大多数的住宅楼,还是在江南(城南),距离工厂远,空气好。

一个工业为主的城市,在一段时间内,小学、初中、小区大多数都是国企工厂下的公立学校。

2006年的夏天来的特别快,特别突然,也特别炎热。闷热的空气里,夹杂着焦躁。焦躁未来的未知、未来的无力应对。李欣怡在结束高考后,走出了考场,松了一口气,随即又叹了一口气。从小到大,还没有哪次考试,能把她难住,至少每次考试,年级五名里,肯定是有她的,而且是市内最顶尖的两所学校之一。但是李欣怡又在为即将面临的大学学费犯了愁。全家只靠着父亲一个人南方打工撑着,母亲下岗后,一直在本市做着家政保姆,还得供着两个孩子上学、生活。虽然如此,李欣怡还是很庆幸,庆幸自己的父母并没有因为家境还有重男轻女,就对自己不好,也没有因此剥夺她读书的权利,虽然日子过得清苦,但是一家还是其乐融融。

一边往考场外走,李欣怡一边在想:“还是在本校考舒服,至少环境熟悉。这个假期得找兼职做,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还需要解决,自己的事情还是自己主动的解决。”想到日益渐老的父母,又得为自己操心,心里又一阵酸楚。从小李欣怡就是个懂事的孩子,其实这得归功于她母亲的教育,虽然她的母亲也是这个世界“卑微、不起眼又伟大的”母亲。之前老师有劝她报军校或者免费师范,但是李欣怡有自己的打算,很多事情不能两全其美。而且由于近视,军校体检就没有通过。并且当老师并不是她优先选择的职业。至于助学贷款,要强又有一些自卑的她,根本就不想。

走出了考场,李欣怡妈妈并没有和其他学生家长一样,在考场外等着。李妈妈觉得,她在不在外面,自己的女儿都一样会考得好,而且懂事的女儿还会担心,天气炎热,自己的妈妈会不会受得了。更主要的是——她在学校外面陪女儿考试,需要请假,这家的老板不太好说话,虽然给的工资稍微多一些,但是请假了会少开工资。其实李妈妈还是很想去的······毕竟自己的女儿真的很优秀,至少比自己的那不争气的儿子,强得多。就关于儿子,李妈妈突然觉得无力,后悔生二胎了,不仅生活很累,更多的是生气操心窝火。不由得想——谁说女孩儿就不好呢?我要是就一个乖女儿,我们两口子何必这么辛苦。放着好工作被单位开除,不就是为了要个男孩吗?可是男孩有了,结果呢?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指望着他?呵呵······好歹我们还能有养老金领呢。想想就累。儿子快中考了,虽然也在学习,但是脑袋却不怎么灵,或者根本就是做做样子装学习,初二的时候还偷跑出去上网吧,被老师发现找了家长。俩孩子其实都住校,初中以后,除了假期能多见见外,平时很少能见到了。

背着书包,李欣怡等公交车回家。家在城角,一个旧小区的出租屋,这是一个厂子家属楼。租这套房子很多年了。其实她没有见过房东,房东也没有露过面。听邻居说,这个房东年轻的时候就住在这里,当时刚结婚没几年,还有媳妇和一个小女儿。后来他媳妇经商创业挣了钱,他又升任厂分厂的副厂长,在别处有了住处,就搬走了,留下了这套房子出租。其实虽然房子旧了,位置有些偏,但是这个房子住起来很舒服,虽然不大,但是显得很温馨。墙上有岁月的痕迹,就像父母沧桑的脸。冬天很暖,供暖极好。小区很安静,邻居都是住在这里很多年的,很热心。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老一茬的人都逐渐去世了,留下的大多都是这个厂员工二代、三代,还有住出去的,卖出去的。(交代一下,厂住宅在改革开放以后,又几年是分房子,给个人所有)。但是听妈妈说,这个房租要的不是很贵,连楼上房租的一半都不到,来签协议的说——你既然要租十年,那我也省心了,给优惠吧,你就等于给我家看管房子了。每个月不到三百。

在拥挤的公交车上,李欣怡在想,其实人生还是这样比较好吧,没有大富大贵,平平淡淡,只是就目前来说,自己要做的太多了,因为现在还不算平平淡淡,至少不敢生大病,不敢做想做的事情······

在公交车路过一家肯德基的时候,其实就走了两站。李欣怡想起,听同学说,这里每年寒暑假都会有学生来这里兼职。想到这里,李欣怡便下了车,向店门走去。切切的推开门,穿着洗得发白校服的她,会被人认为是在考试结束后,来这里吃一顿解气的,可是又有几个高考还穿着校服的呢?

李欣怡鼓起勇气,问一个服务员:“您好,请问经理在吗?我、我向来问我暑假兼职······”服务员露出已经程式化的微笑:“同学,请跟我来。”说罢带领着她来到一个办公室门前,轻敲了几下门,里面有一个女人答应:“请进。”服务员推开门,但见得一个并不大的办公室,办公桌上有一台式电脑,一个办公椅,上面坐着一个女人,年纪在三十岁上下,(书中代言,其实已经三十五岁了),浓眉、小眼,窄额头,椭圆脸、齐肩短发,脸上有很多雀斑,坐着看不出身高,大概在165左右,微胖,穿一身休闲西装。服务员:“店长,这有位学生来找兼职。”带着李欣怡进办公室后,服务员就出去了。

店长微微欠身,面带微笑(虽然不怎么好看):“请坐,同学。”(指着桌子旁边的椅子,示意李欣怡坐下)坐罢。店长:“同学,请您先填一份简历。”说吧从乱遭遭的办公桌上抽出一份简历表,和一支中性笔,递到了李欣怡面前。填好后,店长看了看:“李欣怡同学,您是刚参加完高考,为什么这么早就来做兼职呢?”李欣怡刚要站起来说话,被店长制止:“坐着说就行。”“嗯,我打算在这个暑假出来多做一些兼职,在社会上锻炼一下自己,有人说,大学就是小社会了。还能通过锻炼,减轻家里负担。为······(说到这里声音小了一下)”店长把话接了过来:“嗯,我先说一下兼职的岗位和待遇,目前这只有负责收拾餐盘和一区的地面卫生的兼职,一天十五元,午饭一顿工作餐。午休一个小时。您觉得可以的话,明天早上七点可以来上班,得交五十元押金,离职退回,少于三天不退押金。领工作服,还要签一份协议,能干多久,领工资的方式在协议上,可以选择。”

李欣怡想了想:“可以,店长,什么时候签?”“现在就可以。”说着又拿出两张表需要签字。李欣怡算了一下,大概可以做两个月,工资就要现金吧。填好表,交了五十元钱。店长便让人带她去领工作服。

等走出店,李欣怡还在想:“不知道高考的成绩如何,未来何去何从呢?还好今天也是有收获,能挣出一笔费用。留出一段时间还能陪陪妈妈。”一边想着一边做公交车回家。到家后用座机给妈妈打了电话报平安。“吗,考的不错,应该和预期的差不多。”“这妈就放心了,你弟弟去你爷爷那里了,自己在家小心。别饿到自己,没钱了和妈说。”听着电话里妈妈的絮絮叨叨,“妈,我刚才在肯德基找了一份兼职,做两个月。”李妈妈明显一顿:“哎,咱家又不缺这点钱,你做这个干什么,万一遇到坏人呢?再说你一学生,你能做什么?”“妈,我也不小了,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出去练练,就是擦擦桌子啊、擦擦地什么的,一天十五。”“把地址告诉我,几点到几点上班?”“早七点到下午四点,就是离我们学校不远的那个,大白文具店后边的。”“哦哦,好的,小心点儿,注意安全,每晚回家都得给我打电话。”“好~~~”“你玩儿去吧,不墨迹了。”

刚挂断电话,还未来得及喝口水,电话又响了,接听之后,原来是自己的闺蜜兼同学,郭晓丹,郭晓丹:“哎,欣怡,到家啦。考的感觉咋样?”李欣怡:“嗯,感觉还可以,一般吧,题型基本都做过。你呢?”“我啊,数学感觉有俩选择题和最后一道题有点悬,哎算了,都看完了,结束了。哎,欣怡,明天出来玩儿啊。”“明天啊,晓丹,我找了一份兼职,明天就得上班。”“呀,你这够快的啊,也不和我说一声,哪家,我也去。”“就是学校附近的那个,大白文具店后边的那个。”“哦哦,知道了。”两个人有闲扯了几句,就各自挂断了。

一夜无书,次日早上五点半,习惯早起的李欣怡迎接崭新的一天、崭新的生活,吃罢早饭,一碗面,出了家门,可是她万万没想到的是,今天发生的事,竟然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欲知后事,请看下回。谢谢大家!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