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边陲小县的冤情(2 / 2)

快要进入鄠县地界的时候,御龙夜总算是讲明了来此的目的。

原来,在一个多月以前,一位忠心耿耿的小书童,不远万里,跋山涉水,前往帝都。后来不知用了什么手段,竟然说动京中一位大人物带其入宫,敲响了登闻鼓。

皇帝陛下亲自过问此事,小书童称,自家的老爷和公子被人害死了,而这位杀人凶手很有可能就是鄠县的县令。事后,鄠县县令霸占了偌大的家产,还美其名曰充公国库。

作为鄠县的父母官,这类侵占家产的案件理应是归这位县令大人管的,但若是这位县令大人有了作案嫌疑,再审理此案显然有失公允。但也不该直接上达天听,而是应该上报县令的上一级,也就是郡守。

偏巧,这位郡守大人跟鄠县县令是连襟关系,小书童去敲了好几次郡守府的大门都没有结果,到最后还险些丧了命。说起来这小书童真是一位十分忠贞的奴仆了,就算一而再再而三地报案受挫,小书童也不愿意就这么放弃。

后来,这位忠心的小书童遇上了一位德高望重的教书先生,教书先生给小书童指了一条明路,也就是直接入京递状子。此行路途遥远,而且京中不比边陲小县,况且,京中是否还有鄠县县令的亲戚朋友也未可知。若是此事能成,必然得皇帝亲问,若此事不成,小书童多半会死于非命。

万幸,小书童命大,而且运气好,虽然一路上多靠乞讨为生,可终归还是活着来到了帝都,而且有幸得贵人相助,直接带到了宫里。

御龙止戈听闻此事震怒不已,下令彻查此案。在这片大路上,有多少的政权更替都是官逼民反造成的,数百年前中容国的建立也是如此。所以,历代中容国皇帝尤其忌讳当官儿的欺压百姓。不管小书童说的是真是假,先查清楚再说。

这个时候,囯师大人举荐常年在外云游,难得回京一趟的四皇子御龙夜前往鄠县,处理此事。

说起来,这位囯师大人也是位奇人,看起来只有二十多岁的年纪,却通晓许多东西。皇帝御龙止戈对其很是信任和重用,屡屡委以重任。

既然是为民申冤的善举,御龙夜自然欣然前往。临行前,囯师大人特别叮嘱,鄠县之行不必操之过急,一路上多听听,多看看。或者可以先去辛集郡转转,哪里或许会遇上什么特别的人。

其实,御龙夜一点儿也不喜欢这位囯师大人,总觉得他心里藏着很多事情,是个看不透的人。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一副为国为民的忠君爱国贤臣相,但御龙夜始终觉得事情并非表面上看起来这么简单。

若非恰逢辛集郡守向御龙夜求助,御龙夜是断然不会去辛集郡走这一遭的。

辛集郡之行,一切却如囯师所料,御龙夜遇上了那个他心心念念许久的人,这一点,御龙夜很感激。只是叶离对于御龙夜这个人完全没有印象,好感半点儿没有,厌恶值却是一天天再创新高。

两人进入鄠县境内之后,御龙夜再次化名为将言,倒是也不着急办事,正如囯师所说,多走走,多看看。这走走看看之后,御龙夜心里便有了底。

昨天在茶馆里听说鄠县县令强掳民女为妾,今天在酒庄得知县令大人霸占商贾私产,早上断了冤案,下午就直接搞出了人命……这一番打听之下,叶离尤其恼火,直嚷嚷着要把这个黑心黑肝儿黑肠肺的人渣吸干之后,再大卸八块喂狗。御龙夜虽然心里也气,但面上还是不动声色。

两人在鄠县打问了两天,又搜集证据用了三天,到了第六日的早上,御龙夜才以钦差大臣的身份,踏进了鄠县县衙的大门。

在如山的铁证面前,鄠县县令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可笑其竟然还妄想以金银财帛收买御龙夜。如此一来,更是让这件事情火上浇油。

鄠县县令被直接捕拿下狱,其一众亲信也被收押。虽然只是个芝麻绿豆大小的县令,但好歹也是个朝廷命官,御龙夜不好直接给其定罪。而是安排了得力人手押解进京,等候上面的决策。

鄠县县令空缺,县衙中的大多数人也都被收押,等候问罪,御龙夜只得暂代县令一职,处理鄠县大小事务。

不得不说,这些年来,鄠县的老百姓真的是被压迫的狠了,县令倒台的消息一经传出,第二天早上县衙门口便聚集了许许多多等待申冤的老百姓。那场面,跟之前叶离被抓时候的万民请命也差不了多少。

御龙夜来者不拒,凡是有待申冤的百姓统统问过一遍话。为百姓申冤是大事,这么多人的冤情要诉,就算御龙夜自己不眠不休一个月也搞不定。虽然给叶离安排了职位,但说到底,叶离终归是个打酱油的,而且还巴不得看御龙夜的笑话。

所以,叶离根本不会插手帮忙。反正真正的罪魁祸首已经下狱,其他的事情不是陈年旧账,就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叶离帮不帮忙的也没有太大区别,他也确实乐得清闲。

县衙里人手不济,御龙夜不得不招募新人。

经过严格的筛选,鄠县县衙的官职分配如下:将言,暂代县令;叶离,主簿兼师爷;高长安为班头,另招四名衙役;石头任捕头,另招六名捕快;仵作还是陈叔;牢头狱卒等也没有变动。

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御龙夜也不例外。

上一页 目录 +惊喜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