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鸣:……
狠起来连自己都骂,她都不晓得该说什么。是她输了,不该错误的以为她会有所谓。
边关那边一如谢凝与四皇子预谋的那般,最近战事频起,元帅终于换了年轻人。新上任的将军虽然年轻,但用兵如神,行事沉稳诡诈,同敌方交手好几次都没有被他们看穿意图,打了个措手不及。另外,其他位置上也安插了不少值得信任、能力又强的年轻人,深刻诠释了大晋的边关不是离了秦家便废了。
谢凝听闻消息难得意外。四皇子手下的人比起二皇子账下那些三教九流,果然要好许多。
秦家的兵权被分,秦家隔日便传出秦老将军缠绵病榻、病重的消息。至于这到底是真病还是假病,一探便知。其他皇子不好出面,谢凝刚好借担忧老将军的借口从宫中带了太医亲自上秦府看望。
只怕有些人是病重为假,借此理由小动作不断才是真。
谢凝这边同秦府的老狐狸斡旋,而四皇子负责派人查探最近京城附近驻扎的军队、各大武器铺等地方有没有什么异常。
秦少将军隔日便递上折子自请告老还乡,准备好好调养下身体。御书房里,谢凝当即就开口反驳他,“难不成还有大夫比得过京城?老将军还是留下来吧,这山高路远,交通不够便利,小心身子骨弱随便感染下风寒便病情加重。”
然后死在返乡途中……
秦老爷子如今也不过六十余岁,身子骨硬朗的估计活个□□十不成问题。突然病重,谁不晓得其中有猫腻。
“荣华说的在理,老将军还是留下来安心养病吧。”晋元帝心中对谢凝不顾情面下了秦家面子之事欢喜的紧,但表面上仍做出一副忧愁的神色,情真意切的担忧着老爷子的身体。
秦少将军内心一沉,对坏了他好事的谢凝更加没好感。
谢凝毫不在意,她这身份最适合拿来拉仇恨,从而掩盖背后真正主事的四皇子。
欲使人疯魔,便先将他推入深渊。
京中形势暗潮涌动,没多久大理寺少卿便接到举报,有人发现有人私造兵器,在城外私自驻军,被查了个正着。
晋元帝知晓后淡定的将那些东西和军队全部收编了,而它们的原主人,就当不存在。
晋元帝还虚伪客套的好好感谢了一番秦家,道不愧是朝中老臣啊,一大把年纪了还如此为今上排忧解难。故意用了法子让自己装病装的逼真的老将军被活活气吐血。
这也难怪。养军队和造兵器花的钱绝不是一笔小数目。
谢凝非常体贴的再建议晋元帝可以好好的查查秦家的老底,说不定还可以充盈国库呢。
刚到府上,谢凝便远远的看见四皇子身边的人在她府门前候着她,“郡主,我家主上有请。”
可能是最近行事都挺顺利,孱弱的四皇子脸色终于红润了些,看起来特别精神。
侍女恭敬的给谢凝看了茶。流光倾泻间,四皇子的眉目隐在光晕中,有些飘渺,似乎有羽化登仙之势。
谢凝调侃他,莫不是他是那不食人间烟火的人?
那人笑了笑,“这可不行,我还指望人间富贵。”
秦老将军年纪大了,多年筹谋,不管多小心,总归不是天衣无缝。这人一上了年纪,对某些事就特别的执念。历朝历代多少有雄才大略的帝王到了晚年荒唐的令人发笑,晚节不保。
秦老将军谋算再如何,也始终是人。随着年纪的增长,他那蠢蠢欲动、欲得帝位的心也愈加深。
“只怕现在过后,老将军生假病,也会变成真病了。”四皇子披着温文尔雅的气,如斯说道。
“我看他是心病。这老狐狸没这么容易被扳倒呢,不知道接下来他会如何做。”
“从秦家军入手吧。”四皇子呷了口茶,仍是不急不躁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荣华可有什么主意覆了这舟?”
“这事得交给二殿下来办,荣华也束手无策。”谢凝摊了摊手。
大晋的兵权分为三部分,一是禁军的兵权,在晋元帝手上。剩下的兵权在二皇子与秦老将军手上,四六开。
若是扳倒了秦家,这得来的兵权归属谁呢?谢凝眯了眯眼。
四皇子的境遇对比其他两位,果然是人比人气死人,货比货得扔。
“荣华可怕输?”
“输倒是没什么,就怕这个输是把命赌进去了。”身在局中,无可脱身,只能继续待下去。若是以前,谢凝便不怎么在意。只是如今大有不同,她这条命总要去争一争。
“怕死了没人护着你家那位?”四皇子打趣道,“以前还真没看出来你也有如此惜命的时候。”
“蝼蚁尚且偷生,堂兄与我皆是夹缝求生,谁又不惜命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