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贾宝玉没有什么能耐,贾老夫人也不能多说贾宝玉的妻子如何。何况贾宝玉还总是喜欢跟那些丫鬟鬼混在一起,这让她怎么说应氏啊。
为了应氏能安稳地跟贾宝玉在一起,贾老夫人少不得还得说贾宝玉几句。
在有李纨和死去的贾珠和离在先,贾老夫人可不想看到应氏跟贾宝玉和离。
贾宝玉活着,应氏想要和离也简单一些。
别看应氏就是一个商户之女,但是也别小瞧了她,毕竟贾宝玉的身份又高不到哪里去,贾宝玉就是一个平民。
在应氏给贾宝玉生下儿子之后,贾老夫人就更不可能说应氏什么。
“你们就好好过日子吧。”贾老夫人就只能这么对应氏和贾宝玉说。
贾老夫人只希望他们能过得幸福一些,可是贾宝玉显然没有按照贾老夫人的希望走。
贾宝玉一点都没有吃软饭的样子,不通庶务,只觉得他自己过得不好。
这让贾老夫人怎么说啊,她的年纪已经很老了,管不了那么多。可是她要是不跟贾宝玉说,谁跟贾宝玉说呢。
她的二儿子贾政根本就不可能管那么多,因为贾宝玉已经废了。
早年,贾政还想着打一打贾宝玉,那也是为了贾宝玉好。到后来,贾政已经不想打了,因为总有人拦着。再后来,贾政不打了,没人拦着,也不打了。
贾老夫人能做的,就是在贾兰来的时候,跟贾兰说让他跟贾宝玉走近一点。
然而,贾兰根本就不搭理贾宝玉,哪怕她说了无用。
贾老夫人年纪大,又是当了曾祖母的人,身体坚持不住也正常。
在贾老夫人病了的时候,贾宝玉倒是过来几次。
贾宝玉有些心慌,要是老太太走了,那么谁贴补他,他还能跟以前那么逍遥吗?
在离开荣国府之后,他的日子就更差了。
贾宝玉担心贾老夫人没了,日子就……贾宝玉一点都不想生活再差下去。
贾宝玉担忧,还趴在贾老夫人的床边哭了,也说了未来的担心。没了老祖宗,他可怎么活啊。
“跟你妻子好好过。”贾老夫人只能这么说。
贾兰也来看过贾老夫人,不过贾老夫人没有留东西给贾兰,留给大房的也少,几乎都留给了贾宝玉。
在贾老夫人的眼中,大房继承爵位,贾兰的继父是端郡王,这些人都不缺东西。就只有她的贾宝玉缺东西,所以她得把她的东西留给贾宝玉,那贾宝玉的日子才能过得安稳一些。
贾兰得知贾老夫人的决定,一点都不意外。老太太就是一心关注贾宝玉,生怕贾宝玉过得不好。也知道贾老夫人是认为他们这些人已经拥有很多东西,没有必要留给他们。
贾兰认为自己确实拥有不少东西,可是他不是端郡王亲生的。端郡王给他的,母亲给他的,这都跟贾老夫人给他的不一样。
他不失落,早就预料到的,有什么好失落。
也正是因为贾老夫人的举动,让贾兰更加寒心,他绝对不可能多照顾贾宝玉。
大房贾赦那边倒也没有多想,毕竟他们早就知道贾老夫人不喜欢大房,能留一点东西,那不是良心发现,而是贾老夫人怕他们占了贾宝玉的东西。
在贾老夫人还没有去世之前,那些东西就已经一点一点的搬出府里。
贾赦等人都知道,只是不去说而已。贾老夫人要把她的东西给谁,她就可以给谁。
贾宝玉仿佛不知道大房和贾兰的不悦一般,他倒是挺开心的,还在贾老夫人的面前说,“老祖宗对我最好了。”
而应氏知道之后,倒是没有多开心,只觉得贾宝玉这个人要不得。
好在她已经生下儿子,肚子里又怀了一个,根本就没有必要多管贾宝玉。
应氏想贾宝玉就是她用来生孩子的,只要贾宝玉安静地在府里待着就好。要是贾宝玉闹腾得太过分,那就关起来。
要不是贾老夫人生病,不好关着贾宝玉,应氏真的可能关着贾宝玉。
在贾老夫人去世之后,应氏就对外宣称贾宝玉要给贾老夫人守孝三年,她让人盯着贾宝玉,不让他外出,也不让他多折腾。要是贾宝玉要外出,也派人盯着。
贾老夫人没了,就该狠狠地教训贾宝玉一顿。
而贾老夫人根本就不知道她千挑万选的孙媳妇多么瞧不上贾宝玉,她还想着贾宝玉能过上安稳的日子。确实,只要贾宝玉不闹腾,这日子就安稳。
贾老夫人后半辈子,就是为了二房,为了贾宝玉,跟其他骨肉离心。
在去世的那一刻,贾老夫人忽然有些后悔,可是再后悔都无用,她闭上了眼睛。从此,也就不必再担心二房了。
贾老夫人看重王夫人,王夫人放印子钱;看重贾元春,给那么多银钱打点,也是一场空;看重贾政,贾政被罢官;看重贾宝玉,贾宝玉一事无成……
她到了地下,该怎么跟她的夫君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