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
-裴老师早点休息吧。
-回国的时候记得告诉我!
消息气泡一条接一条冒出来,裴西简直就想问问他,告诉你干什么呢?想了想还是作罢。他和邱朝的交往得以相安无事地维持到现在,大半还要靠这样于冲动时候的作罢,否则的话,他想,邱朝已经被吓跑了。
但他说回国的时候要告诉他,裴西就照做了。十一月接近中旬的时候,裴西回国拍摄一组广告,结束后还有两天闲暇时间,他便回了桐海。
“来我家吧,一直在剧组呆着,再回来就不想出去了。”他在电话里对邱朝这样说。而邱朝好似很理解他的心情一般,颇有共鸣地说道:“以前还好,现在去外地跑一圈演出回来,就哪儿也不想去了,可以在家里呆好几天不出门,没想到裴老师也会这样啊。”
裴西在电话这头很轻地笑了一声,笑完问他:“那过不过来?”
“幸亏我现在不是刚刚出远门回来,裴老师给我一个地址吧?”
裴西将地址发给他,邱朝很快回过来一个ok的表情,又问需不需要买点什么带过去。裴西便回家里都有,直接过来吧。
但邱朝还是带了些东西来。裴西给他开门,见他拎着一个附近商场的购物袋,提重物的半边肩膀耷拉着,看到裴西以后倒是又重新打起精神来。
“不是说了不用买,沉不沉?”裴西说着伸手去接。
“不沉不沉,我来就行了裴老师。”邱朝挡过,换好鞋子跟在裴西身后进门。
这套房子不算大,装修也简单,邱朝坐在沙发上环视客厅四周,等裴西给他端上来一杯温开水时,笑着对他说:“还以为裴老师会住豪宅。”
虽说大小和装修算不得豪,地段和视野却是好的。方才邱朝来的一路上就在想,原来裴西住在这么繁华热闹的地段,为什么没被他的狂热粉丝发现?这样的地方不是很容易暴露吗?
裴西在另一边坐下,说:“我刚开始演戏的时候就住在这里,一开始是公司的房子,之后才买下来。”
“市中心不觉得吵么?”
“还行,不过长期休息的时候确实不住这边,会去半山那边住。”
邱朝望着他露出狡黠的笑来:“对嘛,半山才符合裴老师的定位。”
“我什么定位?”
“……”邱朝被问住了,转着眼珠子想了好一会,到底还是说不上来。他只是说不上来,对于裴西这个人,他其实是有定义的。这样的定义大概从看他第一部电影时初现端倪,不过那时候只隐约觉得是一个戏好,脸好命也好的人。
那年单群芳拍自己导演生涯的收官作,演员阵容相继披露,个个都是腕儿,唯独领衔主演是个连名字都没人知道的新人。据说那时候裴西只有17岁,还在念书,有好事媒体想要深挖,将他一路念上来的学校信息查出来,竟然都是桐海数一数二且十分难进的名校。爆料出来,大家便很顺理成章地想通了为什么他的第一部戏能接到如此之大制作,一时间背景论甚嚣尘上,被当时关注这个圈子的人挂在口边议论纷纷。
但没过去多久这样的言论就散了。一来自从学校信息披露后,再没有媒体能够探知到裴西身世身份的信息;二来电影上映之后,人们发现,他们口中这个凭关系和背景的少年,戏其实不错,至少作为新人,让人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但是邱朝当然不能只站在大众的视角上看待裴西。虽然不知道怎么回事,但他和裴西确实是相熟了,成为朋友,此刻他甚至坐在他少有人知晓的家里,被问道:我什么定位?
从他现在的视角来看,邱朝在试图回答的几秒时间里想到——裴西其实是一个很容易让人喜欢的人。这样的认知从他脑子里一闪而过,有点糟糕,因为似乎是很俗气的表达,于是邱朝干脆转过目光笑起来:“晚上吃什么啊,我买了一点海鲜过来,裴老师能不能吃海鲜,应该没问题吧?”
原来那一袋子装的是海鲜,难怪一进屋就顾着找厨房冰柜,裴西有点打趣似地问:“在超市买的?”
邱朝不明所以,望着他点了点头,很轻地应着声嗯。
“他们家的海鲜不好吃,以前阿姨买过,不如四海的味道好。”
邱朝就想说难道不是人家四海的厨子手艺好,出口却说:“这不是裴老师不想出门嘛。”
“可以叫外卖。”裴西提醒到。
邱朝立刻摆出一副你一定是在在开玩笑的表情来:“买都买了,裴老师将就着吃吧?我还买了帝王蟹,您上次不是说琉球的蟹肉不够多么,我看这个超市里挺大一只,又卖得贵……”
他说着简直要停不下来,裴西被逗笑了,还是只得打断他:“可是我让阿姨休息了,谁来做?”
嗯?
邱朝不说话了,瞪大了眼睛望着他,好半晌憋出一句:“那……我来试试?”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