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二花亦歌
-
01.
往前推三十年, K市最出名的大小姐是花家的, 叫花亦歌。
花亦歌堪称大家闺秀的典范, 长得漂亮气质出众, 性格温柔还有才气。
从小到大, 她一向都是“别人家的孩子”, 旁人家长教训起孩子来, 都会恨铁不成钢的说一句“你看看人家花亦歌”。
但这并不影响花亦歌的好人缘,因为她性格确实很好。
对朋友是轻声细语,细心体贴,永远都是一副笑模样, 从来不会觉得不耐烦, 包括倾听他人琐碎的烦恼的时候。
对弟弟妹妹是温柔关怀,下面最小的弟弟和妹妹曾一度吐槽说大姐看起来才更像是妈妈。
而对于父母长辈, 花亦歌又格外的温顺, 从未对父亲严厉乃至古板的教导出任何异议。
所有人都以为她会按照标准的豪门大小姐的人生轨迹走下去——
早早启蒙开始学习各种才艺, 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等到了年纪,就找一个门当户对的优秀男人结婚, 生子, 继续将自己的人生延续到下一代身上。
但事实上, 花亦歌走到一半的时候就踏上了“弯路”, 她在十几岁的时候就跟一个不知名的男人恋爱了。
这场恋爱是一个秘密,由于花亦歌平日里表现得太过优秀且乖巧,谁也没往这方面想。
直到花亦歌进入大学之后, 就在毕业前夕,她被查出了怀孕。
花家人从医院那里得到消息,全都吃了一惊,包括跟姐姐关系极好的花亦诗。
但在这时候,与花亦歌相恋的那个男人已经彻底消失了,任凭花家投入多少人力物力,也没能找到那个男人存在过的痕迹。
若非花亦歌怀孕的事已经切实地摆在了眼前,他们都会以为这只是她的臆想。
花家为此炸开了锅,花老爷子当机立断,当即就叫花亦歌去医院把孩子打掉。
这一回就连还处在叛逆期的小儿子和小女儿都站在了父亲那边,花家上下举家出动,纷纷劝说花亦歌打掉那个孩子。
兄弟姐妹们也轮番劝说花亦歌,威逼利诱,从理智说到情感,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那个孩子都不应该被留下。
一向温顺的花亦歌却表现出了这辈子少有的倔强坚持,任凭何人来劝说,她坚决不点头,怎么也不愿意打掉那个意外得来的孩子。
花老夫人为此日夜流泪,花老爷子日益暴躁,看着顽固的女儿,几次想下手将她打醒,临了还是不忍心,只能口头上狠狠责骂几句。
时日越久,连原本关心姐姐的弟弟妹妹们也彻底失去耐心。
最终,花老爷子说,如果她不把孩子打掉,他就不再认这个女儿,让她滚出家门自生自灭。
于是,花亦歌便扭头走了。
连头也不回。
02.
在十六区安顿下来,是不得已为之。
花亦歌出身大家族,从小就没吃过什么苦,至少未曾为了吃喝而发过愁。
有时候她捧着肚子,孤身坐在那间漏风的破屋里,也会委屈地流泪。
但比起失去那个孩子,她宁愿抹去眼泪,咬着牙忍耐下去。
时日久了,她也就习惯了。
女儿出生后的生活日益窘迫,花老爷子一直没消了火气,花亦歌又挂念年幼的女儿,便整日待在那间破屋里,接一些手工上的活计,再加上邻居大婶的接济帮助,勉强度日。
暂居在这一带的人都有各种各样难以
言说的苦楚,往往度过一段最艰难的时日之后,都会选择离开,去往他处寻求更好的出路。
唯有花亦歌在这处一住就是十几年,即便邻里之间心照不宣不会过多过问旁人的隐秘过往,但花亦歌的事还是多少传出去一些。
独居的女人带着年幼的女儿的日子并不好过,更何况还在在这种出了名的混乱地界。
得益于花亦歌的过分善良,她喜欢孩子,又是念过书的大学生,邻里家的孩子上门,她都会尽力招待,时常还会跟他们讲故事,教他们读书写字。
孩子们和家长们也就跟着叫起了花老师,话里话外都带上了几分敬重。
能带着孩子在这里生活的人家大多都是穷困到了极点,父辈也大多没有上过什么学,但没有人会觉得读书写字是件坏事。
于是就连这种地方的街坊邻居都会称赞一声花老师真是个好人,有了这些人的照拂,花亦歌的日子才好过了许多。
但这也仅仅态度上的变化和精神上的满足,物质生活上她们一家依然是穷困潦倒,一碗饭都得分成三顿吃。
花亦歌是个性格坚忍的人,她不惧于生理上的苦难窘迫,反而从那些邻里孩子们的感谢中获得了许多的慰藉与满足。
这样便仿佛日子也没有那么难过了。
可她眼睛总是看着外面,看着远方,却唯独忘了看向身边瘦弱的女儿。
03.
与林迟熟识起来的时候,花照影已经开始自己磕磕绊绊的走路了。
由于天生体弱,这个女儿无论做什么都要比其他人慢一些。
花亦歌也曾独自抹泪,看着懵懂木然的女儿背过身去叹息。
那时候的她不知道,她的所有失望与难过,花照影全都看得到,也逐渐看懂。
因为生活太过困苦,花亦歌琐事太多,即便爱着女儿,但实际真正去理解交流的时刻太少,否则也不知道等到女儿长到好几岁,才发现她不是个傻子。
等到林迟成了花照影的老师,花亦歌肩上的担子才被卸下许多,她也就能花更多的时间在赚钱和帮助他人身上。
林老师是个好人。
花亦歌一直都这么觉得,所以看着女儿与他日益亲近,乃至展现出依赖的姿态,她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
她心底只有欣慰,庆幸于她们遇到了一个好人,连带着让一向过分沉闷的女儿都开朗了许多。
有时候她也能感觉到那位好心的邻居看着她欲言又止的目光。
一开始她不明白他眼中的复杂源于何处,直到某一日林迟找上门来,与她单独聊天。
那一天的天气很好,是冬日里难得的暖阳天,花亦歌刚完成一些工作,正坐在街道街头那棵榕树下给孩子们讲故事,手上则在用剩下的边角料织着一条围巾。
那条围巾是她为邻居织的,前几日一场大暴雨,砸破了对门邻居家的房子,大人还能忍受,但他们家尚且年幼的孩子却冻得嘴唇发紫,缩在屋子的角落里哭着喊冷。
花亦歌路过时见到了,便心生不忍,决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手上的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孩子们听故事听得聚精会神,花亦歌嘴角便不由扬起一些笑意,觉得心头暖融融的一片。
林迟来了这条街,被人叫了林老师,但仍然深居简出,也只教导花照影一人,后来也就多了一个别处来的男孩儿——不过这是后话了。
十六区这些人心目中公认的老师也只有花亦歌一个。
花亦歌温柔又善良,比起动不动就发脾气的父母,孩子们都更喜欢花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