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nt>
宣府镇,张家口长城关口处,杨聪站在高高的城门楼上,用望远镜扫视着长城内外,心中不由感慨万千。
十余年了,兜兜转转十余年,他又回到了西北边镇。
不过,这一次,他可不是来抵御鞑子进攻的,而是来收拾鞑子的!
这鞑子又如何收拾呢?
其实,他早就有了腹案,只是这些年来西北一直把持在咸宁侯仇鸾手里,他可不想帮这奸佞小人立这不世之功。
想要收拾鞑子,其实并不难,一条铁路修过去,鞑子基本上就废了。
鞑子之所以能肆虐西北这么多年,靠的就是他们的骑兵。
骑兵来去如风,步卒根本就跟不上其脚步,所以,就算大明西北边军再多,也拿他们没辙。
如果有了铁路,那就不一样了,骑兵再快,能有采,他同样比俞大猷差远了,这些都是事实,他不服不行。
他只能略带遗憾道:“总督大人放心,末将定当竭尽全力,不让鞑子跨入陕西半步。”
杨聪见状,不由拍着他的肩膀安慰道:“你放心,收复河套只是第一步,今后,我们还要深入漠南甚至漠北,将鞑子彻底收服呢。到时候,有的是仗打,有的是机会建功立业,就怕你厌了,倦了,不想打了。”
汤克宽闻言,不由尴尬的笑道:“哪能啊,末将就怕不能为国出力,打仗哪还能厌了,倦了。”
杨聪微笑着点头道:“行,你有这个心就行,你就放心吧,到时候绝对少不了你。”
说罢,他又转头对弟子谭纶道:“子理,你跟着长胜去,帮助他处理军务,同时也好好学习一下。”
谭纶这会儿也就是个庶吉士而已,还在翰林院进修,说白了,就是学习怎么处理朝堂事物,杨聪也没给他开后门,胡乱提拔官职。
当然,这机会他还是要给人家创造的,每个弟子,他都会给予一定的锻炼机会,至于最后的成就如何,那就要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
比如这谭纶,特长就在于领兵打仗,他跟着汤克宽去陕西,虽说不能建功立业,却能积累经验,到时候一旦朝廷大军深入漠南甚至漠北去收服鞑子,用人的地方就多了,他也有了用武之地。“
谭纶当然知道杨聪的用意,他感动的拱手道:“多谢恩师教诲,弟子定不会让恩师失望的。”
杨聪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又对一旁的王宣道:“先生,这修筑铁路之事就交给你了,这次的情况比较特殊,这铁路还不能完全按地形来修,需得离长城近点才行,这样才能保证铁路不被鞑子破坏。”
王宣闻言,不由回头看了看长城内的地形。
这家伙,这铁路还真是不好修啊,因为长城大多修建在险要之处,而险要之处基本都是山峦又或者河流密布,要在这样的地形修铁路,难度还真不是一般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