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和主持及徒弟们,跟着小峰来到坡下三里多的村子里。小峰家是两层的楼房,父母住一楼,小峰住二楼。现在的院子里撑着八个红色的遮阳伞,伞下摆放着十张圆桌,十个橘黄色的圆铁位绕着每张桌子摆放了一圈,零落的坐着一些村民,他们有的喝着水,有的吸着烟,还有的在闲聊着什么。大门前路上的空地上站着许多人,他们都穿着各种各样的棉衣,有的还戴着耳帽,在交头接耳地闲聊着什么。路南面一个空场上,撑着十六顶遮阳伞,下面整整齐齐地摆放了二十张圆桌和许多铁位。
不一会唐僧他们就到了小峰家,刚一进院小峰就一脸兴奋地炫耀着:“乡邻们,今天我不仅请来了庙里德高望重的住持,还请来了大名鼎鼎的东土大唐取经西天的唐僧和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孙悟空。”满院的乡邻看看唐僧他们然后用惊奇的目光望着得意洋洋的小峰。本地风俗是过事时以请到有声望的人参加为荣,唐僧师徒声名远播,别人怎能不羡慕呢?
院里院外的圆桌上铺了一块红布,上面又铺了一层白色的塑料防污薄膜,早已摆上了四荤四素的八个凉菜,那凉菜分别是:一盘木耳,一盘牛肉,一盘油杂花生豆,一盘粉丝,一盘黄瓜,一盘鹌鹑蛋,一盘猪耳,一盘猪肝。还放着十套洁净的餐具,黑白两瓶饮料。中间有的摆放着两瓶五十多元一瓶的酒祖杜康,酒上面放着两盒二十二元一盒的苏烟,一边还放着一些玻璃酒杯;有的桌上摆着两瓶二十多元一瓶的葡萄酒,另外还摆了两桌素席,这时招待员拿着烟走过来一边热情地招呼道:“主持,圣僧,来,你们往这素席上坐。”一边给他们每人让了一支烟。原来东家特意摆了两桌素席招待庙里僧人的。
这几年农村悄然兴起了一股过事大操大办互相攀比的歪风。小峰为了风风光光地过好第三个小子娃的满月,以一桌330元的价格特意从百里外的城里请来了好于本地上档次的流动餐厅。
主持和唐僧他们在招待员地招呼下围坐在素席桌前,桌上早已摆好了八个素凉菜和餐具。招待员拿起桌上的茶壶给每人倒了一杯水,这时有人说小孩姥姥家的人来了。原来小峰媳妇的娘家早已冰释了前嫌,与他们密切来往了起来。
招待员便对唐僧他们说:“你们先喝茶,我去接接客人。”说完就出去了。
主持端起茶“咕咚咕咚”喝了两口后把茶杯往桌上一放歪着头对邻座的唐僧说:“圣僧,你们坐。我去库房进进礼。”
唐僧赶忙问:“你进多?”
主持眨眨眼说:“100元。”
唐僧惊奇地问:“咋进恁多呢?”
主持平静地解释说:“不多,还有进200元、300元的,也有进50元的。现在都兴成这了。”
唐僧询问主持道:“那我进多呢?”
主持赶忙阻拦说:“少东家不是说了吗,不让你们进了,那你们就不用进了。”说着起身进礼去了。
姥姥家的客人沿着村道向小峰家缓缓走来,看客人拿着苏烟迎了上去热情地说:“你们一路辛苦了,院里坐。”一边给男客人让烟,吸烟的人伸手就接过了,不吸烟的就摆摆手。面带喜色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一行人在看客人的招待下陆续走进了院里,姥姥家给小孩拉来了一三轮车礼品,车停在了大门外。人们七手八脚的把车上的婴儿车、学步车、竹篓车及小孩骑的小型电动车共七八辆,一袋20斤的上□□,一袋20斤的原阳大米,还有花花棉袄,花花裹腿棉裤,帽子、秋衣秋裤及一些夏天穿的单衣搬到院里的走廊上整整齐齐地摆放了一堆供人们参展。院里的一些妇女们便走过去低头观看起来,其中一个小媳妇看后羡慕地说:“哇,这么多!值一千多元呢!”
另一个中年妇女看后夸赞道:“这娘家可真舍得呀!”路过的小峰听到人们地夸赞声心里乐滋滋的。
“坐,坐,大家坐。”男招待员热情地招呼着姥姥家的男客,女招待员招呼着女客围坐在了院里的餐桌前,满满坐了四桌。这时总管走到大门外高声吆喝起来:“朋情客,村里的人都坐桌嘞!这番坐不上的就坐下一番。”接连说了好几遍。于是男男女女、大人小孩慢腾腾地相继入席就坐,有的是一家几口全部出动的。人们坐下后拿起筷子夹着菜就吃了起来,没坐上的就在退到一边等候着。这时,四五个年轻人拿了一盘红油光纸包着的一万响大地红鞭炮和四个五十响的坐地炮来到大门前的街道上,一个年轻人把盘子鞭拆开沿地面拉开,四个年轻人各拿一个坐地炮,选了一个地方放好。他们相继点燃了鞭炮,那鞭炮闪着火光“劈劈啪啪”的爆响了起来,近处的人们用两手捂着耳朵瞪大眼看着鞭炮爆炸那欢快的样子。坐地炮点然后“唧——”“唧——”的冒着青烟尖叫着飞到空中“叭叭”地爆响着。鞭炮放完后,那一股子浓浓青烟在微风中向四周扩散,空气中顿时充满了刺鼻的硝烟味。
好喝酒的酒鬼们臭味相投地凑到一起,他们斟满酒后,一人举起酒杯提议说:“来,祝小峰的孩子健康成长,干。”众人站起身举起酒杯,往中间“咣”的一碰便喝了起来,酒下肚后,一人称赞道:“这酒绵柔、纯正,不错,不错。”
大家附和着:“嗯,这酒就是不赖,这酒不赖。”接着又连喝了两杯,三杯酒下肚后,一个人拿起筷子指着盘子说:“来,吃菜,吃菜。”于是人们拿起筷子,夹起菜吃起来,吃了一筷子后,有一人啧啧地称赞道:“味道不错,不错。到底是城里的!比咱这儿做的强多了。这一桌330元花得不冤枉,还是这上档次,过瘾。以后过事咱们也请城里旳。”接着他们开始依着次序伸手划枚送其圈来。一点独占,两相好,三桃园,四季财,五魁首,六六顺,乔七门,八庆八,快倒酒,满十满。“喝,喝。”他们就满心欢喜地喝了起来。
这时,一个人拿起桌上的一盒苏烟拆开后起身给每人散了一支,他们便掏出打火机点上烟抽了起来。这些喝酒的人却很少吃菜,他们好不容易遇到不掏钱的好酒了,便放开量开怀畅饮起来,不一会两瓶酒就瓶底朝天了。一个人起身又去库房拿了两瓶他们吆五喝六地喝起来。到饭局结束这桌人共喝了五瓶。
再说不喝酒的桌子,那人们埋下头津津有味地吃着凉菜,烟是有人吸有人不抽。有的桌子上不一会就把凉菜吃了个精光,有的还有很多。有些人喝着饮料,有些人喝着茶。
妇女桌子上,女人们相继喝着葡萄红酒,因这酒很甜,有些小孩也要着喝,但大部分小孩喝的是饮料。这些人一筷子一筷子地夹着凉菜细嚼慢咽地吃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