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面条和白面这种紧俏物资张承平都是少量的往家里拿,吃完断顿了是很正常的事,可这次一连两月都是跑上跑下,天天都是有人跟着,张承平即使有心补给也不能大大咧咧买了往家里拿。
许宁则是不肯给别人添麻烦的性子,虽然目前张承平对他来说不算是“别人”这个范畴,可正因为把张承平当做亲近的人,他才更舍不得让他去冒险。
不就是一口吃的吗?许宁觉得自己不是娇气的人,所以苞米窝头、苞米饼子、苞米粥……然而实际上许宁确实是吃得下,可是习不习惯是另外一回事。
现在看着这些麦子,许宁想起来初春时节张承平给他做的荠菜饺子了。
仿佛是心灵感应一样,张承平悄悄看了许宁一眼,然后看见自家孩子眼巴巴的看着麦子的模样,心里顿时跟被蜜蜂蛰了似的。
种种想法纷纷浮上心头又被理智压了下去,最终沉默的接过碗连着灌了两碗水。
许宁以为张承平是渴了,殊不知张承平心里藏着事。
不一会儿,骡子又被吆喝着转起圈来,张承平又恢复了干活麻利的常态。
——————————————————————————
或许是有村支书和大队长催着,又或许是天公作美没下一滴雨耽误事,也可能是有分粮这根胡萝卜吊着。总之山河大队运转得飞快,短短十天,麦子从收割晾晒带碾压脱粒到晒干装袋彻底完成。
当然少不了各家各户贡献的板凳簸箕,最后七八天碾出来的麦子几乎都是用板凳架在田间地头然后搁簸箕晒出来的。
大队长还一个劲儿的捧着麦子说今年不管是哪一袋都能留种,顺便还带着大家忆苦思甜回忆了七八年前下雨抢收靠炕烘麦子结果烘过头留不下种吃发芽麦子的苦日子。
今年收成还算可以,大队长大手一挥留下粮种,剩下的麦子里面优秀把最好的交公粮,其次剩下的才是他们大队的。
不是他拍马屁也不是他高风亮节,这时候就是讲究一个集体性和奉献性。交公粮是头等大事,大队里面没有谁敢有二话,甚至交出最好的粮食对于他们来说是光荣的,就好比辛苦一年如愿交上了优秀的成绩单给家长检查一般。
村支书也是跟着忙前忙后,日头不好晒得不够干的麦子被剔除,看着称翘得高高的连忙让会计记下数字才称下一袋。
这时候别看村支书有护短的惯例,交公粮这件事上他难得脑袋清醒,除了他的侄儿,他还拉上了张承平当会计使。
抱着那么点私心,张承平又叫上了许宁和钱爱国,总之所有粮食很快就称出来入账了。四份账目一核对,村支书的侄儿差点没把自己脸丢在地上踩。
提支笔写几下白拿两个工分,钱爱国和许宁都很高兴。对于村支书和大队长来说,早早的算出账目他们好交公粮,这点工分花得不赖。
夏收的事情就这么随着交公粮暂时告一段落,红薯经得住养,晚几天不影响,所以村里面的口头安排是明天张承平带队交公粮,人员由他自行选定,剩下的非交公粮人员则由大队长和村支书带领开始新一轮抢种。
因为交公粮这种大事,一般人觉得是可以去镇上所以是美差,可村支书和大队长吃过亏知道这事吃力不讨好。别看他们粮食挑着好的交,可粮管所的不认就不算好粮,足称的他们也可以睁着眼睛说瞎话……总之,如果不能顺利交,就得拉回来多跑几趟。
要是遇到折腾人的,来来回回好几次就像猴一样被他们耍着玩。耽误了交公粮的最后期限,上面也只会罚他们这些大队干部。
总之,他们把交公粮这事全权交给张承平干,实在是不太厚道的。
好在张承平不介意,粮管所的人他都熟了,私底下有点小交情,不至于为了这点子事为难他。他反而可以借此带许宁出去偷闲躲懒一天。
有这种想法的不只是张承平,还有不少知青。因为张承平交公粮是出了名的顺利,大队长和村支书虽然有躲避之嫌但也是事出有因,所以知青们知道张承平明天要去镇上交公粮以后,晚上下工的时候都不约而同的随便洗了洗然后敲响了他家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