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昭右手持鞭,左手修长的手指握住粗糙的鞭/身,冷冷道:“把这件事从头到尾再说一遍。”
赵寄正欲开口,韩昭却打断了他:“看着我说话!”
于是赵寄抬起头,死死盯着韩昭。
韩昭有一双眼角狭长上挑的眼,全睁时神采飞扬,半阖时风流多情,而冷眼看人时,漠然无情。对上赵寄眼里的愤怒与委屈,这双眼也未有丝毫波动。
顶着韩昭冷冽的目光,赵寄将整件事一五一十地讲来。
大概就是他今天与朋友在街上戏耍时,撞上了那群纨绔,发生了一点争执。
这本是一件小事,赵寄起初也有心小事化了,但无奈那群人看不惯赵寄这几天拉帮结派的行为,成心要找赵寄麻烦,于是摩擦变成了口角,口角变成了羞辱,羞辱变成了斗殴。
赵寄讲完后,屋内沉默了片刻。韩昭依旧神情淡淡,他又问了方才的那个问题:“知错了吗?”
赵寄惊愕——他都解释完始末了,韩昭还认为他有错?
他又恨又怒,瞪着韩昭,一字一句道:“我——没——错!”
“啪!”盛怒之下韩昭挥手就给了赵寄背部一鞭,清脆的声音落下,赵寄失声惨叫。
在军营的刑罚中,鞭子的抽法很有讲究,手艺好的能把人抽的痛不欲生,却意识清醒,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对赵寄,韩昭算留手了,但依旧皮开肉绽,钻心地疼。
同赵寄一起叫出来的还有1.0,它非常怂地哭喊:【崇光大大你别打明帝大大呀!】
不过赵寄很快截断了叫喊,死死咬着牙,不再出声音,唯有抓着衣角的双手紧握成拳,青筋暴起。
等赵寄缓过来后韩昭又问道:“知错了吗?”
赵寄咬牙切齿:“我没错!”
“啪!”又是一鞭,落在赵寄背上。这次赵寄有准备,并未失态地叫出声,但额头却冷汗直流。
1.0却看得胆战心惊。
韩昭是个认死理的人,他觉得赵寄需要受惩罚,便不会因为自己会受皮肉之苦而停手。
韩昭再问:“错在哪了?”
赵寄咬死不肯松口:“我没错!”
“啪!”韩昭的鞭子落空了……赵寄抱着自己的头,缩在地上。
在韩昭挥手的时候他躲开了鞭子,他只有十二岁,终究没有和韩昭的鞭子犟到底的勇气和毅力。
然而就算认怂了他也不认输,他抱着头冲韩昭大喊:“你如今打我,来日我定百倍地还到你身上!”
韩昭气极反笑,他挑眉:“哦?你怎么还?”韩昭问着,又一鞭抽在赵寄身上。
——赵寄赖在地上,倒更方便他下鞭了。
赵寄不答,韩昭又是一鞭。
想到今天在外人那受尽欺辱,回来韩昭还这样对他,赵寄满心悲愤委屈,他愤怒地大喊:“你打!你打!打死我好了!我把你当师父,你却觉得我活该受辱!你配做什么师父?”
见赵寄不知错还满口胡言,韩昭脸黑如墨,反手又是一鞭。
【崇光大大别打了!】1.0也看不下去了,然而它劝阻的声音根本传不进韩昭的耳朵里。
没人能在韩昭盛怒的时候改变他的意志。
又接连下了五、六鞭子,赵寄终于不犟了,他哭喊着认了错:“我错了!我错了!别打了!”
韩昭停下了将要抽下的鞭子:“哪里错了?”
赵寄满心不服气,但还是松了口:“我不该打架!”
韩昭手里的鞭子一沉,就在赵寄以为自己又要被这个蛇蝎心肠的师父狠狠教训而抱头的时候,却发现鞭子并未落下。
他收回了鞭子,冷声纠正赵寄的说法:“你之过错在于不珍重自己的性命,在于未谋而后动。”
现在想起赵寄与那群人拼命的模样韩昭还在后怕——若是他迟去一会儿,赵寄是不是就会被他们打死?
“就算他有千万种该死的理由,但不是你与他搏命的借口。
他人多势众,又比你强壮,此般劣势下还出手,是愚蠢!”
“终使你一命换一命,但你又能得到什么呢?什么也没有。
你又算什么呢?烂泥而已。
你不会再有机会建功立业,名扬天下;也不会再有机会做什么人上人。
没人会记得你的名字,你什么也不算,一文不值。”
这件事有千万种化解的方法,但赵寄偏偏选择了最惨烈,最不值的一种。
韩昭之言措辞伤人,字字诛心,他不指望赵寄能立马明白,他只想把这段话的每一个词钉到赵寄的脑子里。
他曾将韩家家训修改过后传给赵寄,训诫开篇便是“珍重自身,如圭如璧”!
大丈夫非是不能以身犯险,但要值得!为大业犯险,死而无悔;为无聊的争执搏命,死不足惜!
如果要做那种受了辱就要死要活的人,那做他韩昭的弟子干嘛?
何不去与那些迂腐的老学究为伍?
一辈子怨天尤人、庸碌无为也无妨,只消国破的时候一头撞死在王庭的柱子上就能在史书上博得一个万世美名。
何乐不为?
一番训话,赵寄听完没有应声,也不知道他听进去多少。
赵寄的命远远比那些人的命金贵,为了口舌之争而死斗,简直愚蠢到让韩昭想抽死他算了,如此也好过他死在别人手里。
韩昭越想越气,气赵寄的不争气,气自己居然在这个不争气的东西身上浪费时间……
韩昭闭眼沉默片刻后,下达了对赵寄的处置:“今晚不准吃晚饭,在这里跪着,抄训诫百遍,抄不完不准睡觉!”
说完他又沉声补充道:“当然,如果你认为我不配做你的师父,你也可以不抄。想去哪去哪吧。”
赵寄恨韩昭不在乎他被羞辱的事,韩昭何尝没有被赵寄方才的话伤到。
说完那句话韩昭丢下马鞭,走出了堂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