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且战且逃,赵寄身边的兵死的死、散的散,逃出包围圈时竟只剩下几十人,而且每个人身上都带着大大小小的伤痕。
并不是人人都有将军的胆魄,面对着如今既无食物也无药物的困境,大部分人都绝望了,他们甚至没有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只知道他们要回城,但是守城的人不肯开门,然后又遇到了伏击。
这些人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赵寄身上:“将军,我们去哪?”
赵寄也想问这个问题:他能去哪里?上庸吗?
不,宋氏兄弟既然敢谋害他定也在上庸设置了伏兵,去那里只怕九死一生。为今之计只有先逃过追杀,然后再回凉州,揭穿宋氏兄弟的真面目。
赵寄调转马头:“去荆州,求助中山王。”刘赐算来是刘玄的叔父,求助他或许能得到帮助。
说完他带着残兵,朝中山王刘赐的领地荆州而去。
这是史书记载的赵寄的最后行踪,这个年轻的将军如同夜空流星一般,突然出现又转瞬即逝,徒留下几场几十年后依旧让人们津津乐道的战斗。
赵寄遭遇不测、生死未卜的消息传回了凉州,刘玄差点在朝堂上晕厥过去,引起了一阵骚乱。
宋琮给出的说法是赵寄被亲信魏远背叛,在出城伏击窦骁的时候遇害,下落不明,怕已凶多吉少。
这个说法刘玄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他命人不管花什么代价都要找到赵寄,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景修心有猜疑然而找不到证据,他嗅到了不详的味道,心里涌起极大的不安。
赵寄出事的影响很大,情感上暂且不提,单就说一个目前最紧要的问题:襄阳的兵权交给谁?
如今看来能在短时间内镇守襄阳的只有宋琮了。
刘玄不肯接受这件事:“先生觉得这里面有没有隐情?”
事关重大,面对刘玄景修也谨慎了起来,他没有直接发表意见:“这些都要查证后再说。”
“襄阳让宇文将军去,孤信不过宋琮。”刘玄总觉得这件事里面宋琮不干净,他不想把襄阳的兵权交给他。
“不可!”景修阻止了刘玄的决定,“为了少主的安全,不可让宇文将军离开凉州。”
他的安全?
刘玄愣了一会儿,然后才回过味儿来:景修也觉得赵寄遇害一事里有隐情,所以才担心他的安危。
“那襄阳呢?”
景修沉重地吐出一口气:“只能暂时交给宋琮了。少主耐心,待修查出此事的内情,定会还赵将军一个公道。”
刘玄咬紧牙关,将悲痛咽入腹中,然后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好。”
他绝不会放过任何害赵寄的人。
……
襄阳之变的十天后,一个头戴斗笠的黑衣身影出现在了城下。他蹲下身,伸出手,捡起残留在地上的兵器碎片,沉思片刻后,猛然抬起头看向东边,同时也露出了一张凌厉俊美的脸。
——正是听到消息星夜兼程赶来的韩昭。
他身上还带着上一座城池的风霜,体力也因为日夜赶路而消耗殆尽,然而他顾不上疲惫。韩昭不知道怎么形容现在的感觉,他活了两世,几乎从未如此焦急与担忧过。
不过多年的征战经验早已让韩昭学会将负面情绪化为沉着理智,所以他现在还能冷静地勘察现场。
他不知道赵寄失踪前发生了什么,只坚信赵寄没有死——因为系统还没有宣告任务失败。
如同谋士熟悉权场,战场是韩昭最熟悉的地方,他能读懂战斗留下的所有痕迹,也能根据这些还原出战斗的经过。
赵寄显然是被人伏击了,虽然猝不及防,但并没有自乱阵脚,他迅速组织了反击并带人撤退。
然而赵寄没有带人回最近的襄阳,也没有带人往上庸而去,而是一头扎进了荆州。
为什么?韩昭疑惑。
路不通,还是这两座城池已经变得比荆州还要险要?
里通外敌?
韩昭隐约有了猜测。
但还原真相并不是他现在最紧要的任务,他要找到赵寄,哪怕把天下翻过来。
※※※※※※※※※※※※※※※※※※※※
原本是和上一章一起的,但是太长了就拆了一下。
下章开饭(丧心病狂的发言)
本文一些能力设定:
用兵无敌韩昭、战力顶板老大、治国安民景修、算计人心主子、朝堂政治(权谋)程琚,其它待盘点(人物还没出完)
不过不是能力值最高就不会输,武功再高也怕菜刀
刘稷:那我呢?我呢?
韩昭:你欠打天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