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殉国(1 / 2)

窦骁千里奔袭,赶回东都的时候看到的却是飘摇在城头的刘字旗,一瞬间,窦骁的天塌了。

手下抓住了一个逃出东都的新朝臣子带到了窦骁面前。

窦骁攥住他的衣襟,悲愤质问:“新朝战力犹存,为何要投降?你们为何不拦住陛下!”两万南北军,就算交给猪也能守到他回来啊!

官员战栗着回道:“陛下以为将军遇难,再无心抵抗,就……就投降了。”

窦骁懵了:“你说——什么?”

臣欲死战,王却先降。一股庞大的悲凉无力将他淹没。

窦骁红着眼:“我遇难?谁说的!”他明明有定期发战报回来,为何会传出他遇难这么荒谬的谣言!

官员回道:“是……是程丞相!”

程琚?窦骁露出不可置信的神情。

程琚的确有能力做到,但他唯独不愿相信这个青年是背叛者。

他在程琚还是一个小文书时便认识了他,这个年轻人一点也不畏惧他大将军的身份,喝酒着侃侃而谈,从民生说到朝堂,针砭时弊,字字珠玑。

窦骁被他的才干与风骨吸引,觉得这个有理想有才华的青年能够改变新朝。但不久后青年却扭头投入了严焕的阵营。

那时窦骁对程琚失望透了,断绝了与他的往来。但一年后,程琚找到了他,不顾他的拒绝强硬求见。

在那次会面中,程琚向窦骁说了自己的计划,请求窦骁借给他力量,来拔除严焕一党这个毒瘤。

窦骁意识到自己误会了程琚,原来这一年半他是在韬光养晦,他答应了帮助程琚,程琚也帮助窦骁修复了与少帝的关系,并在后来,除掉了严焕。

窦骁与程琚成了忘年交,他以为新朝终于有了未来——由程琚这样的良才掌政,再由他掌握兵权,天下很快就能恢复太平,焕然一新。

然而现实狠狠地给了他一巴掌,程琚,竟然是细作。

他还能做什么?

投降?不!窦骁绝不降刘家。

在刘稷派来使臣劝降的时候,窦骁毫不犹豫地赶走了他,并放下狠话:“本将军绝不投降,还会把东都夺回来!”

使臣没多说什么,对窦骁鞠了一躬,扭头回去复命了。

早在窦骁进入东都境内时刘稷便派出军队截断了他的后路,窦骁是不可能有机会与大部队汇合的,如果拒绝投降,那等着他的便只有战亡这一条路。

……

接下来三天里窦骁多次带人突围,却被刘稷的人轻易打退,伪朝兵马在围杀中折损殆尽,最后只剩下几百人。

刘稷带兵包围了窦骁与剩余的人,他站在阵前朝窦骁高喊:“窦将军,大势已去,你还要负隅顽抗吗?”

窦骁死死盯着刘稷与他身后飘摇的刘氏军旗,满心怨恨。

三十年前,他父亲被人诬陷,灵帝昏庸无能,未曾查证过真相,便灭了窦家满门。侥幸活下来的他带着年幼妹妹投靠了山东的窦氏宗亲,并在后来跟随新帝俞翼,推翻翌朝,试图建立一个太平盛世。

一开始,他们也有过君臣相得的日子,但俞翼渐渐变了,他不再想造福天下,他开始屠杀翌朝宗室,用强权奴役百姓……一切只为维护他的统治。

窦骁发现了这种改变,他试图劝俞翼,却因此与新帝离心。他只能尽一己之力维护新朝的稳定,祈求它能在下一任君主手里,重新焕发光彩。

然而,在俞翼之后继位的不是各方面都更为优秀的四皇子,而是不知事的六皇子俞霄。

他只能开始期盼有一天任性的俞霄会长大,成为一个合格的君王。

但他只看到国家越来越混乱,民怨四起,天下群起伐之。

这些年他东征西战,为保持新朝的持续,精疲力尽。如今行到末路,窦骁终于敢问自己这样一句话了:他用尽毕生维护的,真的是天下的未来吗?

为什么灵帝如此无道,却能有这么多优秀的子孙?而这些子孙又能有那么多优秀的人追随。上天何其不公!

面对第二次的劝降,窦骁嘶哑回道:“窦骁一辈子不做翌朝臣!”说罢继续提剑冲锋。

漫天的箭雨从刘稷身后的弓兵阵里飞出,伪朝的士兵如同秋收时的麦子一般倒下,而窦骁也身中数十支箭,在短暂的抵抗后脱力。

在倒地前,窦骁反手将自己的剑杵在地上,支撑住身体——他绝不,绝不在刘家人面前跪下……

刘稷看着挣扎着站直的窦骁,内心五味杂陈,对于这个害死宇文循的人他是恨的,但要让他评判窦骁的一生,他说不出一句不是。

“将窦大将军好好收埋。”等到窦骁彻底失去气息,刘稷丢下这样一句话,调转马头离去。

窦骁死得笔直的身影同样落到了东都城楼上的程琚的瞳仁里,刺痛了他的眼。

从做决定间者起,他就放下了所有气节风骨。欺骗严焕、徐仲严、小皇帝这些人时,他都没有半点愧疚,唯独对窦骁,他感到遗憾,不过也只是遗憾了。

程琚最后看了一眼战场,转身走下城楼。

……

回到衙门的程琚被一阵喧哗声惊扰,他一抬头就看到俞霄冲了进来,嘴里还愤怒地大喊着:“你骗了朕!你骗了朕!”

俞霄本来是提剑想杀程琚,但是带来的剑被守卫的荆州军夺走,他只能扑上来用拳头打程琚。

少年拳头软弱而无力,比他的耳根子硬不了多少,程琚动也不动,任由他发泄。

见拳头对程琚无用,俞霄干脆上了嘴,一口咬住程琚的手腕,程琚吃痛皱眉,用手掐住俞霄的下颌将他扯开。

他用凉薄的语气嘲讽俞霄:“别自称朕了,你可是降帝。说来,如果你当初的耳根子能有你的牙这样硬,你们就不会有今天的下场!”

俞霄被气得浑身发抖:“你说什么?”

程琚挑眉:“我说今天的一切,都是你自作自受。”

坐在君王的位置上,却不尽君王的责任,害了万民,毁了一国。还有什么罪过比这个更大?

不过可笑的是,这样君王往往不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因为在他们眼中,天下万民是他们的仆人,必须毫无怨言地为他们服务,用血汗供给他们优渥的生活,若有不满,就是大逆不道。

就比如揭发严焕的时候,俞霄根本不在乎严焕对百姓做了多少坏事,他只在乎自己被严焕如何欺瞒、如何利用……一份严焕害人家破人亡的铁证,还不如严焕说的一句俞霄无能让俞霄愤怒。

程琚推开俞霄,掸了掸被他碰过的衣衫,扭头对守卫的荆州军下令:“把降帝俞霄带回去,好好看管,别让他出来了。”

这些荆州军被交给程琚使唤,对于不危害荆州利益的命令他们不会拒绝。他们应了一声“是”,上前将撒泼打滚的俞霄拖走了。

府衙内又安静下来,程琚却没有继续整理文书,而是盯着窗户开始发呆。他对俞霄根本没有期待,或者说,他在伪朝这些年俞霄那些昏庸操作是完全符合他预料的,但他刚才为什么还要费口舌说那一番话呢?

上一章 目录 +惊喜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