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之中,心怀鬼胎之人数不胜数,我只认为我的心思并不是什么伤天害理的心思。这样安慰自己,便能得到片刻安心。我知我于他有愧,因而陪伴他时,便会尽我所能地温柔贤惠。我只求,能让我的孩儿顺利的登上太子之位。
可世事无常,我担心的事情,终归还是来了。
梁儿日渐成长,就在离他十五岁生辰还有半年的时候,竟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个谏官,在朝堂之上提出,民间都在议论梁儿是否是皇上的亲生子。
民间有这等说法,并未让我感到意外。
自周国先皇颁布的那道圣旨之日起,我便成为了众人口中争论的焦点。然我和周秦却并未将其认真对待,只道是民间的以讹传讹,任这些谣言自生自灭。
我虽明白三人成虎的道理,却也清楚地记得那日诊病,郎中说出了我的肚子尚不足两月的孕情。我想这些周秦也是明白的,便一直未将这些闲言碎语放在心上。
而如今,那谏官竟公然在这大殿上提了出来,是真真让我始料未及的。
好在我平时没少打点周秦的贴身太监。那老公公也是机灵,瞅着周秦脸色不对,便赶紧给边上端茶的小太监使了个眼色。那小太监便一溜小跑,来了我的紫云宫。
初时听了这消息,我着实有些慌乱,竟失手打翻了茶盏。连边儿上站着的灵儿,也急得直出汗。那小公公不知内情,以为我是被那史官气得说不出话,赶紧上前为我擦了茶水,连声说着“主子息怒!”
带我稍稍定了心神,便赶紧点了灵儿去为我备轿。
我知于皇宫之中,居心叵测者不在少数,因而我十余年来,每次进食均以银针试毒,出行必要灵儿亲自备轿,才肯出门。
我脑中闪出的唯一一个念头,便是滴血认亲。
我要在朝堂之上,让周秦和梁儿滴血认亲!
我知道,这台下的大臣一个个都是纸糊的老虎,只敢妄加议论。
在他们看来,这些来自民间的谣言本就站不住脚,若是动了真格的,定会生出极大的怯意。况且,便是太医,也不敢做出有伤龙体的事情来。更何况若梁儿真的是周秦的亲生骨肉,那些谏官比谁都清楚,梁儿登基之日,他们会有何种处境。
他们只不过,是想让自家的女儿进宫当娘娘罢了。
想到这儿,我赶紧拔下头上戴的两根簪子,交予那小公公。让他自留一支,再代我转交给老公公一支。随后便让他扶着我,出了殿门。
待得坐上轿子,一路紧赶慢赶到了大殿之时,朝堂上已经是大臣议论纷纷,周秦面色阴沉,默不作声的场面了。我站在屏风后面,偷偷望了望那班道貌岸然的臣子,又望了望周秦。
我现在不出声,只是因为想看周秦会作何回应。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