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虚趁着纳西斯没有说出更气人的话语,抢过对方手里的奶糖,抬头做着口型控诉对方。
“你才不可回收,不对,你才是垃圾。”然后将糖块放到嘴里泄愤般的使劲咬着。
看着已经恢复精神的碧虚,涉谷便重新将关注点放在里面所讲的怪谈上。
而有了糖分的滋养,碧虚的精神水平勉强的恢复到了基准线上。
教室里的故事,从进山旅行却迷路走不出来只得就地安营结果第二天却看到石标;到,女士在厕所里听到有人问她要不要红外套,不敢要对方就一个劲的推销,而要了红外套就会使自己的上身被血染红死去。
第一个故事让碧虚想到了幼时曾经的遭遇,“鬼打墙”。
“鬼打墙”是民间比较常见的一种灵异现象,经常在类似坟地阴煞之气比较重的地方发生,而发生的时间大都是在晚上。碰上“鬼打墙”的人,会不停绕着同一个地方转圈,但当事人却坚信自己走的是一条直线。
对于这种现象科学上的解释是,因为周围没有明确的标志性物体,易使人混淆方向,从而给了你错误的信息。而人的两条腿的长短和力量也有差别,这样迈出的步距也会有差别,比如左腿迈的步子距离长 ,右腿迈的距离短,积累走下来,是一个大大的圆圈。科学家也曾用野鸭做过实验,蒙住了野鸭的眼睛,让后将其放飞在空中,人们发现野鸭的飞行轨迹是一个圆圈。当然,这些科学研究是某“博士”说的,碧虚并不擅长研究她更擅长解决。
而对于碧虚来说,所谓的“鬼打墙”在茅山术中的解释也仅为“鬼迷心窍”这种令人不明觉厉的解释。而破解的方法,却简单的很就沿着原来的方向90度转弯,虽说方向可能不对,但却可以脱离这个无穷无尽的圈子。
小的时候准确说是碧虚上小学正式念书之前,经常被身为茅山掌教的祖父带出去旅行。有一次去东北,在一个偏远而不流行火花的小城市里。祖父站在一片坟地看了几个小时之后,就带着小孙女去老乡家里借助。但是第二天晚上准确来说是深夜,祖父就将碧虚从被窝里刨了出来,然后扔到了坟地里面让她一个人在里面待上一两个小时,并且承诺自己就站在坟地外面,等时间到了就会进去把人带出来。那时的碧虚只有4、5岁,可以说是个标准的三头身双马尾的小萌萝。
听到祖父要把自己一个人扔到坟地里,碧虚哭的惊天动地,可是再怎么哭最终还是被扔了进去。祖父虽然面容和善但是处事却很强硬。否则,碧虚的母亲绝不会放手让老人把孩子带走。前两夜的时候碧虚胆子小不敢乱走,就老老实实的蹲着蹲在一个坟包一个坟包之间的间隙处。胆战心惊的特别小声的念着“无量天尊”。
而到了第三夜,当碧虚发现并不会有可怕的事情发生,小孩子的胆子就变大了起来,开始在坟地里慢慢的走,小小的但很清澈的眼睛看着墓碑上的刻字。可是,慢慢看下来碧虚就开始害怕了,小金豆开始一颗颗的往外冒。
因为,碧虚发现她已经看到同一个墓碑三次了,不管从哪一个方向走,都会回到这个地方。小碧虚那时虽然不认识碑上的字,但是好歹也会看图找不同了,先别说墓碑上的字是各有特点的,这周围的墓碑不可能都是一个人的,就连旁边的那从杂草,都是一样的形状。
小碧虚一边捂着嘴无声的抽噎着,一边想着进来前祖父那些杂七杂八的嘱托,比如不要乱动坟上的植物啊,不要靠在墓碑坐着或者站着,看到什么奇怪的东西不要摸不要碰,不要对亡者不敬。害怕的话,嘴里就要一直念着“无量天尊”,若是发现自己一直在转圈圈那就是鬼打墙了,碰到了也不要怕没什么吓人的只是会令人一直绕圈圈而已。
只不过一开始的时候小碧虚只顾得害怕了,根本不会认为自己会有胆子在坟地里走动,不会认为自己辣么倒霉会转圈圈找不到祖父。可是既然碰到了,哭也没有用,虽说。碧虚知道到时间一到祖父会来找自己,不会真的把自己一个人抛下。可是恐惧心理却让她渴望更快的离开这里。
小碧虚只得拿出身上带着的家门钥匙,一边抽抽噎噎的哭一边坑坑巴巴的小声念着“无量天尊”,蹲下来围着自己画了个圈,然后在圈中央以自己的两肩朝向为“横”、以面背朝向为“竖”画了个“十字”,再然后两肩改面背,面背改两肩。转头九十度继续往前走。直到看到了新的墓碑,碧虚就知道自己走出来了,然后撒丫子的朝祖父跑去。抓着对方的裤腿就开始放声大哭,一直哭、一直哭。直到祖父将小碧虚抱回了借住的老乡家里还一直哭,就连换衣服都不肯撒手,一直拽着祖父,窝在祖父身上睡觉就连睡着了,那双小手都紧紧的拽着祖父的衣角。
一两天之后碧虚的不安才慢慢地消退,当然,在此期间祖父也没有再将自家孙女扔进坟地就是了。后来碧虚慢慢的长大了,觉得有些事过于巧合了。毕竟人不可能随随便便的就在坟地里碰上鬼打墙,那个巧合跟走在路上被雷劈了的概率一样,而事前祖父的刻意说出走出鬼打墙的方法,就像是某种预兆和嘱托。
虽然碧虚没有问出口,祖父也没有开口说明过什么。不过碧虚还是能想明白,不外乎祖父是借助那片坟地里的阴气和坟包的位置,布了个迷魂阵。一个和“鬼打墙”相似度很高,破解方法一样的迷魂阵罢了。追其原因也不外乎是为了考察孙女的临场发挥和记忆力罢了。
而后来,当碧虚长大了,认得字多了,会看盘子看星象。就再也没有慌过了。有星星看星星,没星星看盘子。没盘子就看阴气的走向,怎么看不是看,怎么走不是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