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洺州梦(三)(2 / 2)

“咳!您这么大岁数了,哪能踩在冷水里呢?我年轻,有力气,顺手帮您一把,有什么使不得的?”他俯下身来,“老丈,快请吧!”

王介甫笑着说:“我也年轻,看起来是我更该背老丈过河了!”

“不,你是外乡人,不知道怎么走好走,万一把老丈摔了怎么办?——你啊,就跟在我身后,我走的都是最好走的地方!”

那青年把王孟景背了起来,王介甫提着鞋袜,就在后面跟着。王孟景伏在他身上,能感觉到他的肩背结实而健硕,热气从他领口里蒸上来,仿佛每一寸肌肤下面都奔腾着青春的力量。王孟景忍不住问了一句:“你多大了?”

“二十三岁。”

“我儿子……”王孟景展眼望向洺水上游,嗓音又似喃喃自语,又似从天边传来,“比你还小四岁。”

王介甫心里忽然空了一下,看王孟景神色尚还平静,可不知为什么,他就是觉得有什么不对。[3]

“他跟你一样,年轻,有力气,可懂事,可孝顺了,还总是那么勇敢……”

不多时过得河去,王孟景一再致谢,这才与那青年道别。随后继续南行,王孟景半晌没说话,王介甫心中猜了又猜,度了又度,终于没忍住问出了口:“前辈,令郎……他十九岁,算起来是您的老来子吧?”

“不是。”

王孟景深吸一口气,又缓缓吐出。

“我儿有道,十九岁上就死了。”[4]

他回过头去,极目远眺,洺州的城墙依然矗立在洺水边,临水而城,真是个宝地。

“死在洺水里。”

王介甫震惊了:“什么?难道是……是……”

“就是汉东王刘黑闼丧师洺南的那一战。”王孟景阖上了眼睛。

“这……那……”王介甫觉得完全不能理解,“杀子之仇——您还做唐朝的官?您……您不恨吗?”

“恨?恨谁?”

王介甫把心一横:“您不恨秦王?”

“我二弟和三弟,都死在河间城下。”王孟景睁开双眼,眼中是一片清明,“后来郡丞王琮自缚来降,夏王亲解其缚。王琮杀伤我们的人太多了,到了穷途末路才来请降,很多人都希望夏王杀了他为死去的弟兄报仇。可是夏王说,王琮是一名义士,事君忠勇,理应拔擢重用,岂可杀之?昔日在高鸡泊为小盗,可以杀人报仇以图一时之快,如今要安百姓、定天下,又怎能残害忠良?——我们听了夏王的话,与王琮的冤仇都解了,后来汉东王刘黑闼反唐,还征召他为中书令呢。”[5]

王介甫一怔,只低头不语。

王孟景苦笑一声。

“乱世人命如草芥,更何况托身戎马,刀剑无眼,哪一天不会死?一个一个恨过去,怕不是满天下人人皆仇敌?结束吧,我还有活着的亲人,他们要好好活——我的儿女,有道的弟弟、妹妹,不要再像我和他一样活着、一样死去。”

王介甫忽然抬起头来。

“您的意思是说,该恨的是这个乱世,和造成这个乱世的人!”

“造成这个乱世的人……不错。”王孟景望了望湛蓝的苍穹,又是一声叹息,“我儿有道……本来是不必死的。在武牢关,他就被唐军俘虏过,那时的秦王把所有俘虏都放了。如果那时……唉!我们这些人,本来不想反,也根本不必在洺水打这一仗!”[6]

※※※※※※※※※※※※※※※※※※※※

[1] 魏徵善酿酒、嗜醋芹这两件事都是野史《龙城录》记载的,记日记是根据“徵又自录前后谏诤言辞往复以示史官起居郎褚遂良”(《旧唐书·魏徵传》)推测的。

[2] 凌敬就是虎牢关之战向窦建德提议“宜悉兵济河,攻取怀州河阳,使重将居守。更率众鸣鼓建旗,逾太行,入上党,先声后实,传檄而定。渐趋壶口,稍骇蒲津,收河东之地”(《旧唐书·窦建德传》)的那个人。这人在《贞观政要·直谏》里面居然还有下文:“贞观十一年,所司奏凌敬乞贷之状,太宗责侍中魏徵等滥进人。徵曰:“、‘臣等每蒙顾问,常具言其长短,有学识,强谏诤,是其所长;爱生活,好经营,是其所短。今凌敬为人作碑文,教人读《汉书》,因兹附托,回易求利,与臣等所说不同。陛下未用其长,惟见其短,以为臣等欺罔,实不敢心伏。’太宗纳之。”可见他后来被魏徵举荐入朝啦。

[3] 这里面其实是有个梗的,王雱也走在姐夫前面,也是白发人送黑发人。

[4] 王有道是京剧《御碑亭》里面的角色,他因为妻子孟月华在御碑亭避雨的时候旁边还有一名男子,就疑心孟月华不贞,把孟月华休了,当然后来误会解除他又把孟月华接回来了。嗯我想说的一方面是,改史党的逻辑就跟王有道一样,御碑亭避雨有一男子那就一定是不贞,“削去浮词直书其事”那就一定是改史;另一方面,这个故事里面也有个“误会解除”的过程,往后看就知道啦。

[5] 《旧唐书·窦建德传》记载:“于是建德进攻河间,频战不下。其后城中食尽,又闻炀帝被弑,郡丞王琮率士吏发丧,建德遣使吊之,琮因使者请降,建德退舍具馔以待焉。琮率官属素服面缚诣军门,建德亲解其缚,与言隋亡之事,琮俯伏裴哀,建德亦为之泣。诸贼帅或进言曰:‘琮拒我久,杀伤甚众,计穷方出,今请烹之。’建德曰:‘此义士也。方加擢用,以励事君者,安可杀之!往在泊□□为小盗,容可恣意杀人,今欲安百姓以定天下,何得害忠良乎?’因令军中曰:‘先与王琮有隙者,今敢动摇,罪三族。’即日授琮瀛州刺史。”《旧唐书·刘黑闼传》记载:“黑闼又征王琮为中书令,刘斌为中书侍郎,以掌文翰。”

[6] 《资治通鉴·唐纪五》记载:“建德将士皆溃去,所俘获五万人,世民即日散遣之,使还乡里。”

上一页 目录 +惊喜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