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24章梦忆(2 / 2)

朱程:“是啊,将军你可得给军师道歉啊,要是没有他,现在可就伤亡惨重了。”

其他几人也是附和。

路千帆头疼的说道:“你们很闲吗?”

“不闲不闲,我们一点都不闲。这就去忙,将军你可别忘了道歉啊。”说完几人就跑了。

这些人都是从路千帆参军的时候就跟着他的,亲若兄弟。

想着他刚才说话语气好像是重了,要不就去道个歉?可是,该怎么道歉。

花落和祁乐并没有跟着路千帆一道,而是在城中转了起来。

伤还没怎么好,先前置办的药膏已经用完了,军营里也有很多人要用,就出来买点。

“这城中怎会有如此多的人?”两人走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这里比皇城百姓还要多,还要热闹。

路边一位卖甜汤的老伯听到花落的话说道:“这位公子是从外地来的吧。”

因为出来上街所以花落和祁乐都是换了身衣裳。

花落道:“是啊,老伯。”

老伯说道:“我们永城虽说地界大可却没那么多百姓,你现在看到的大部分都是从别的城里转过来的。”

花落道:“别的城?”

“是啊,嗯,就是从被燕国攻陷的那五个城里转过来的。”老人声音沙哑,许是年纪大了眼睛半眯着。

花落问道:“五个城的百姓人数也不少,突然来了这么多人有地方安置吗?”

“要是以前那可真没有,这不,前年因为临近的和县突发瘟疫,朝廷拨下来的银子被层层扣减,真正用于救灾的寥寥无几,后来百姓暴乱官府派兵镇压把他们封在县城内不准出来,不给人活路啊。”说道这里老人眼中泛着泪光“当初很多人都在等死,是宰相大人亲自暗访,杀了贪官污吏,请大夫入城为染病的百姓看病,当时很多大夫都不愿前去,是宰相大人一个一个去求的,最后还跟大夫们一起进县城看望百姓。”说道这里老人有些哽咽。

宰相大人?原来是老头啊,前年老头确实离京一段时间,回来后也听说他斩杀了一些贪官污吏,瘟疫的事他也是知道的,却没想到老头居然直接进了疫城,怪不得回来后一段时间内身体都不好。他当时还

以为是忙的事情多,累的。

“老伯,来,我们坐着慢慢说。”花落扶着老人坐在一旁的椅子上。

“哎,好。当时相爷大人害怕疫病传了出去会有更多的人染病,就派人把周围村子里的人和离得特别近的几个县里的没有染病的百姓都送到永城来,大大小小的客栈都住满了,甚至是府衙都住满了人,还在空地上搭了好几个营帐才住下的,那些住客栈的钱全是相爷给付的。抄了几个贪官污吏的家,把搜出来的银子全都拿出来在城里的空地上建了公房。”

花落疑惑道:“公房?”

老伯解释道:“就是现在城中的普济堂,是相爷下令用搜出来的钱在城里建的房子不属于私人,由公家管着,等到了要用的时候就分给需要的人,但不是就送给这个人的,只是暂时借住,背井离乡的百姓住是不收银子的。当时相爷提出来的时候,受过相爷恩的人都自愿来帮忙,不到一年,永城内就多了百余所普济堂,到如今,没人敢打这些房子的主意。”

这些银子上交到国库,等到赈灾或是其他原因再被拨下来,不知又会被贪去多少,还不如把这些钱就用在当地百姓身上。至于怎么堵住皇上和朝廷官员的口那就是花景回朝后才会考虑的事。

祁乐很敏锐的问道:“哪些人用是收银子的?”

老伯答道:“来永城做生意的商人,他们带的货物也是放在普济堂里的,因官府给的租金便宜,大部分商人都会住在那里。”

花落:“这房子占了就不怕到要用的时候没房子么?”

“这倒不会,这些商人在租用房子前都会和衙门立字据,要是紧急情况要用到这些房子,商人们就必须把房子空出来,衙门也会给他们补些银子,而且一般租用的时间不长,所以也从没出现这种情况。”

“可是相爷走了,就不担心这些房子被有些人强占了去?”

“这倒不会,咱门永城的县令就是原先北境军的军师南宫清,是个好人,也是相爷提拔上来的。咱门城中新建的好几个书斋的费用都是从普济堂上赚的银子。”

“幸亏相爷的这一举措,否则,现在这些百姓就要流离失所喽。”老伯感叹道。

“是啊,花相爷就是我们的再生父母啊。”

“当初建普济堂相爷可是出了一半的银子,不然只靠着那些收缴的钱哪里够用?”

“我就是和县的人,当初身染疫病,地方官府不管我们,本来以为只能等死,是相爷救了我们。”

“相爷真的是好官啊。”

“要不是相爷派人建的这些房子,我们现在都没地方住。”

“听说路将军回来了,我们肯定很快就能回家了。”

“是啊是啊,路将军在的时候,燕国哪敢来犯。”

经过的百姓听到老人的话纷纷驻足,等老人说完之后,纷纷附和。

这里的百姓相比皇城而言要淳朴的多。

花落听着百姓口中对花景的评价,心里也不知是什么滋味。

原来他一直埋怨的父亲在百姓心中有这么高的地位。

等将士修养好之后,路千帆率六万兵马与燕国的十五万兵马交战月余最终夺回失去的五座城池。

而丢失五座城池的人,既然皇上没说惩罚也没说不罚,在交战的第一天路千帆就把他扔到战场杀敌,不是想立功吗?给他个机会。清点战场的时候早已成了别人的刀下魂。

这种人并不值得人可怜,就算这个任务是皇上给他的不能拒绝,但自己没那个能力,有人可以做到为什么插手?那些因他而死的士兵原本是不用死的。

该为他

自己犯的错接受惩罚。

北境平定了,但路千帆却没有回皇城,呈给皇上的奏折中写道“北境尚不安稳,不便回京。”对于这一说词,皇帝并没有说什么,像是默认了。

却于朝堂之上问花景:“听说宰相之子也参与了平定北境之乱。”花落从军的事他是知道的。

“是。”

“朕记得那孩子年纪好像不大吧,相爷可真舍得。”

“犬子今年十三岁,该让他出去历练历练。”

“去战场上历练?相爷就不怕自己的儿子回不来?”

花景面不改色道:“身为楚国百姓能够保家卫国是他的荣幸,虽然年纪小,但心若有志与年龄无关。”

手里还拿着路千帆的那份奏折,面上看不出喜怒“好一个心若有志与年龄无关,宰相可是教了个好儿子啊,才十三岁的年纪就能立功,路将军呈给朕的奏折中写道要给花落个职位,宰相大人,你说,该给个什么职位好呢?”事实却是路千帆并没有在奏折中提到花落,只让朝廷再拨些粮草,花落立功的事是他手底下的人查到的。

“犬子从军不过是一片赤子之心,能立战功也是应该的,老臣甚是欣慰,不敢讨要职位。”

“相爷到底是不敢呢还是怕朕不肯给呢?”

“臣不敢。”

“有过要罚有功自然是要赏的,但是花落年纪尚小宰相大人觉得百夫长怎么样?”

“皇上心中既然已有决断,臣无异议。”

夏日炎炎,天气燥热令人烦闷,总觉得时间过得特别慢,余生还有很长。

几个月的时间花落也跟军营里的人混熟了。皇上赏赐花落的事也传到了北境,虽然花落年纪小,但众人听说皇上对花落的封赏心里并没有不满反而还替他高兴。

“此次的战功,按理说你也应该被封个校尉,却只被封个百夫长。”路千帆可惜道。

花落能立功谁都没想到,包括他自己,况且这个功也不是他一个人立的,皇上既然知道这件事却是连提都没提到小七,是想他们反目?可惜,打错了算盘。

说起来这个功劳也是他运气好,收复最后一座城池的时候花落就是嘴馋拉着小七上山打野鸡,却不想在暗处发现有敌军偷袭,打不过就想烧了他们的粮草,回去通知也来不及了,幸好对方也就十几个人,花落和祁乐合计了一下,动手把这十几个给解决了。以他们的武功对付几个小兵还是绰绰有余的。

但有一个人没那么好解决,他穿着普通士兵的衣服,但看身手没那么简单。两人联手才勉强将其制服。

回到营帐时,野鸡没打到,倒是抓了十几个人回来。

路千帆看见其中一个人,眼神很微妙的看着花落和祁乐,因为有一个人是对方的副将,武功上等,他是有教过花落武功,可没想到他们两能把这人给活绑了。

楚国律法有规定,官宦子弟若是立战功,不论大小皆有天子决定。这一条律法的规定是防止军中有人为官宦子弟行方便而定的。而花落和祁乐的功劳路千帆没打算写在奏折里的,怕引来皇帝的猜忌,这不,两个人的功劳只赏了一个人。

“小七对这事有什么看法?”只一次倒不怕,就怕皇帝以后再出什么花样,心里怕两人产生隔阂。

花落却不是很在意:“没看法啊,这么点大的官小七才看不上呢,我呢,胸无大志,就想当个普通士兵,平时训训练偶尔上场杀杀敌,哪像您,官职虽大,整天都忙死了。”

“你小子,还真会苦中作乐。”

“路叔,这您就不懂了,我这叫享受生活。”

“享受生活哪

有到军营来的?”

“享受生活也得换个地方吧,您看我都在皇城待了十几年了,从来都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瓜。”说着挥了挥手上拿着的一根青色的东西。

刚开始见到的时候,花落看着这东西一身的刺,扎手不说怎么能吃呢?后来是卖瓜的小贩洗了一根给花落,把上面的刺都洗干净了。

花落试探的尝了一口,清脆爽口还有一丝丝甜,问了才知道这东西叫胡瓜,只在边境有,当即把小贩的瓜都买了。

在北境待了两年,就像路千帆先前说的北境不安稳,中间燕国又来犯了几次,都被打退了,期间花落和祁乐都因立了功先后被封了校尉。也不知皇帝怎么想的,有那么多优秀的人,偏偏选了他们俩。

两年过去,花落也是长高了不少,但令他纳闷的是,小七居然长得比他高了。

以前他长得比小七高,是作为哥哥该有的身高,可是现在感觉自己变成弟弟了。

祁乐却不知道花落心中所想,看着他愁眉苦脸的样子问道:“哥哥怎么了?”

“没事,心烦。”

“烦什么?”

花落天马行空的来了句:“我最近是不是吃少了?”

祁乐很认真的回答道:“没有啊,哥哥的饭菜都用的我们自己的银子,也是我烧的,跟府里一样啊,而且哥哥你现在除了三顿饭还吃一些买回来的小吃水果,比以前在府里吃的还多,胖了不少呢。”对于花落的饮食,祁乐一清二楚。

花落:“……”

上一页 目录 +惊喜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