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件刺秦闹剧的始末,有史可考。但《史记·刺客列传》中,司马迁为了体现荆轲的英勇,又添油加醋。复原后应如下:)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拔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抗之。
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掺其室。时怨急,剑坚,故不可立拔。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
荆轲刺秦王之事,引起七国震动。之后,与阿珂相识的盖聂、高渐离也先后刺杀秦王。
……
嬴政从自己的思绪中走了出来,受这怪炉的影响,他身上的颜色渐渐消退,但由于妲己的保护,形状仍在,还能再多坚持一会。
“风萧萧兮,易水寒兮。
壮士去兮,不复还兮。
探虎穴兮,入蛟宫兮。
仰天呼兮,成白虹兮。”
高渐离的曲子弹了一遍又一遍,每一遍,都使人潸然泪下。连周围的光球都黯淡下来,各自离开了。
用耳去看,用心去听,嬴政再次闭上了眼睛,默默地祈祷。
阿珂,快回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