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立越锦瑜为皇太女这个想法,越詹早在三年前就已经有了。只不过当时越锦瑜还太小,加上朝堂上的逼迫还不是很强,越詹便想着让女儿再玩几年,等她长大一点再立她为皇太女也不迟。
越詹原本打算等越锦瑜至少十二岁左右的时候再立她为皇太女,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就在前几日的早朝上,有人提出了要尽早立皇储的事。
越詹记得那人,是户部侍郎刘远。不过这个人却不是良妃的父亲,但与良妃的父亲的关系倒是还不错。
思及此,越詹看着刘远以及良妃的父亲张朔的眼神,冷了几分。
越詹扫视着自己的臣子们,他想看看,还有谁和刘远以及张朔有着同样的心思。
他今年不过才三十岁,正值壮年,就有人急着要让他选继承人了。越詹当年也是从一众皇子之中脱颖而出,登上皇位的。所以没有人比他更懂得这皇位得来有多么不容易,也没有比他更懂夺嫡之争有多艰险。
越詹并不想看到自己的孩子们为了一个皇位就争得头皮血流,或者是付出生命做代价。当然,他更不想看到的是,在他选好继承人之后,其他的人想尽办法要拉皇储下水,甚至是痛下杀手。
谁要是敢动他的瑜儿,他必不手软!
张朔作为二皇子越锐的外公,这么急着怂恿刘远提立皇储的事,无非就是想让自己的外孙做太子。越詹又不傻,不会连这个都看不出来。
不光只有他们两个想扶持自己支持的皇子上位,在场的诸位大臣中,越詹估计得有一半左右是早就站好队的,而剩下的则是忠心耿耿的保皇派,或者是觉得现在站队还太早,因为最大的大皇子也不过才十二岁,现在就把未来托付到一个小孩子手里,那不是开玩笑吗?况且,陛下还年轻着呢,还没到老了昏庸的时候呢,急什么!
目前不准备站队的一众大臣偷偷瞥了一眼刘远和故作沉稳的张朔,认为他们俩的好日子怕是到头了。这俩人啊,是犯了陛下的忌讳了!真是蠢到家了!
可偏偏蠢到家的还不止这两个人,几个职位不高不低的人也站了出来,跟着附和。
越詹盯着他们看了一会儿,把他们都记在了心里,准备日后找机会跟他们算账。
站在大殿中右边的几位女官什么话都没说,她们是皇帝一手栽培上来的,所以是坚定的保皇党。
越詹看着下面如跳梁小丑的臣子们,心中一寒。他不曾亏待过他们任何一人,可这些人却想着要他早早立储。越詹不得不多想,这些人是不是盼着他这个皇帝早点死,然后扶他们看上的皇子上位?
想得到挺美,越詹冷哼。
站在离越詹最近的大内总管李公公悄咪咪地瞧了一眼皇上,心想陛下今日怕是气狠了。
哎哟,这些个没眼力见的臭男人,瞧瞧把陛下给气的哟!
李公公今年五十多岁了,在先帝还年轻的时候,就跟在他身边伺候着了。
他是看着越詹长大的,所以对这位帝王的脾气还算了解。
李公公觉得,陛下要发脾气了。
果不其然,就在李公公刚这么想没几秒,越詹就抬了一下手,示意臣子们停下。
大殿里顿时鸦雀无声,方才还一个接一个逼迫帝王的人,都不敢说话了。
“朕今年才三十岁,诸位爱卿,是否太急了些?”
越詹的声音冷冰冰的,不带任何感情。他觉得应该是自己平时对他们太客气了,才让这些人有了帝王好欺负的感觉。既然如此,那他就强硬一点,反正兵权握在手里,还怕这几个文臣翻天?
越詹抬眼看了一下站在武官之首的花战,更加放心了。
花战似有所觉,抬头看了一眼,两人的视线交汇,心照不宣。
花战对越詹点点头,两人的关系很是要好,比起亲兄弟来,也是不差的。
这花战是被越詹给叫回紫京的,现在边关没有战事,身为一品将军的花战不需要一直待在那里。现在镇守边关的是花战的儿子,如今已有二十岁,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不过此子却不是那冲动易怒之人,为人谦虚谨慎,心细如发,且聪明好学,又跟随其父在边关待了好几年,经验丰富。有他镇守,花战一点都不担心。
花战在朝中的地位很高,毕竟是手握四分之一兵权的将军,家中又出了一位皇后,谁人敢小看?有他在,立越锦瑜为皇储这件事,便是十拿九稳了。
“不过,诸位爱卿说的也不错,早立皇储,于国于民,都是一件好事。”
皇帝是高危职业,越詹也不敢保证自己能活到七老八十。说不定哪天就被狼子野心的人给害了呢。他要是就这么驾崩了,那越锦瑜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他在时,这圣旨的分量才更重。
张朔听皇帝这么一说,脸上有了笑意。只是他低着头,没人看到他在笑。
“陛下圣明!”
朝臣们大喊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