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酒精(1 / 1)

在一个时辰前,埋伏在山谷半山腰的匪帮等来了一队驮满粮袋的驼队,而坐在骆驼身上的人什么也没发觉,这队驼队进入山谷中心后,被一阵乱箭射杀,麻袋上和人身上插满了箭支,但是人却没有从骆驼身上倒下,这时却听到一声清亮的哨响,驼队不知是受到惊吓,还是有哨声引导,它们全都向前面的谷口奔跑起来,骆驼跑起来可快的很,眨眼就跑出去两三百米。

匪帮并未发现异状,发起了二轮冲击,他们在此埋伏了两日,等的就是要一锅端了这个商队,岂会在这个时候让驼队跑掉,那上面可驮满了稻米和麦粟。他们从埋伏的山石后面冲下谷底,眼看要追到驼队了,前面的人却发觉不对:“咦,不好,我们中计了,撤,撤——”

仿佛在回应匪徒的猜测,这时突然又有两声尖锐的哨响,他们想撤已经来不及了,接着发生的事情就完全让他们始料未及,来自身后的箭雨唰唰地射下,箭劲比他们的箭要厉害多了,距离近的被一箭顶飞出去一两米才倒下,匪徒们骇然看了一眼那眨眼之间没了命的同伴,赶紧找石头隐藏,可是他们选择伏击的这段山谷,早就把影响射箭的大石都清除了,这时又到哪里躲避?

回头看去,之前他们埋伏的山石后面,那里不知何时已经被人占领,从上面射下密集的箭雨,在毫无掩护的情况下,匪帮接二连三被射中,即便他们很快组织起来反击,可是从山下往上射箭和从山上往下射箭,是完全不一样的局面,此时他们已经失去有利地形掩护,也失去了这场战斗的先机,匪帮头子一声呼喝:“往两边跑,分散跑,我们人多,他们人少,他们不敢追击——”

匪帮有二百多人,比商队的人多了一倍,这是事先就算计好的,他们从这支商队上一个落脚点就跟上了,眼尖的已经发现,躲在山石后面的箭雨虽然猛烈,但是人数却不多,最多五六个人在上面,既然对方人不多,势必不敢出来追击,那就别打了,赶紧跑吧,人家的箭比咱们厉害,这样打下去,吃亏的还是他们,转身便往两侧山谷出口跑路。

这时,却从两侧包抄上来两队战士堵住了去路,他们同样人数不多,一边十二个人,但是却有备而来,一手执刀,一手执盾,一声哨响,八张方形盾上下左右结阵成一面结结实实的盾墙,他们快速从盾后面抽出支架,将盾牌支到了地面上,每块盾牌的边沿结构设计了凹槽和凸槽,上下左右可以任意快速卡槽衔接,几块盾牌连在一起轻易不会被撞开,只需左右留两名战士保护和移动盾墙即可。

这条山谷下的道路也极为狭窄,仅容两三人并行而过(这也是匪帮为什么要选择这里伏击的原因),两面盾墙将出路整个封死,除非从旁面的坡道上过,但是山坡上执□□的战士岂会留出这样的漏洞给他们,就见几名黑衣战士单手执盾,另一只执□□,弯腰向下一边射杀,一边稳稳行进,逐渐收缩包围圈,一旦有人想爬坡从侧面出去,箭便射到。

盾墙后面的十名战士各司其职,四名专门射□□,四名执长矛殿后,两名执刀保护移动盾墙的战士,以及砍杀想从盾墙侧面偷袭的匪徒,连弩飞射出去的箭支速度极为迅猛,像一面密不透风的箭雨墙,铺头盖脸杀过来,不给敌人一点喘气的机会,而且箭支也细小,命中率很高,距离匪徒一百多米,这样的距离几乎百发百中,眼看二百多名匪徒被射倒半数。

有几个顶着同伴中箭的尸体想冲出一条活路,待接近盾阵三米之内时,四把长矛枪从盾阵后面齐唰唰刺出,长矛的劲气骇人,直直穿过前面同伴的尸体扎中了后面的匪徒,正中要害,不是咽喉,就是心脏,几乎一枪毙命,匪徒的刀剑距离短,没等杀到近前就被结果,射出的箭又被盾牌挡住,前后左右都被包围,这就是个被围杀的死局,匪徒头子杀红了眼,大喝一声:“顶住了弟兄们,我们的援军马上就到——”

“你是说缀在我们后面两里之外的那帮乌合之众?不用等了,你们等不到了。”却听到半山腰上一个男人操着一口不太标准的当地方言冷冷浇了他一头冰水,“一共一百六十四人,全部歼灭,一个不剩。”

仿佛要印证这番言语,一个血糊糊的脑袋滚到他脚下,这颗脑袋正是那队缀在后面准备包抄断后的匪帮二把头的,瞪着两个死不瞑目的眼睛,脖颈上的血迹还没有完全干涸,显然动手的时间刚过去没多久,这成了彻底压断这帮亡命之徒的最后一根稻草。

战斗结束的很快,经过几轮射杀,匪徒能站着的十之二三,余下的十几个人被战士们冲上去近战砍杀了。这场战斗结束的太快,敌人的战斗力比预想的要低很多,想来之前也从未经历过这样的“被”伏击战,没有经验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太轻敌了,或者是他们根本没有料到这支商队竟会使用军队的战法。

像这样便于伏击的山谷,原雎都会派出探哨探路,从不贸然过去,仅对付这种地形他便有好几种打法,如果是平原遇敌,应对之法又不一样,密林里也有相应打法,有障眼法,有诱敌分兵法,这些阵法经过无数次配合训练,他权当这一路上是将平日的训练拿出来检验成果。

前面被射的像个刺猬的驼队在谷口就被战士截停,一名战士将插在麻袋上的箭支一一取下,装进箭囊中,这是他们回程的备用武器,麻袋里装的并不是粮食,是塞得鼓鼓囊囊的稻草,坐在骆驼上的也是用稻草捆扎的假人,给它们披了战袍,远距离或是夜间时,是很难发现异状,他们用这样的方法这一路上收集了不少箭支。而且他们很有经验,知道如何绑麻袋可以保护骆驼不受到伤害,这种抢劫,匪徒一般也不会故意射杀骆驼,骆驼还要留着驮载抢来的货物呢,所以只要保护好骆驼的腹部,头部暴露出来影响也不大。

清点之下,没有一例死亡,只有五个受伤的,其中一个受伤颇重,他的腹部挨了一箭,血流不止,这样的伤势若是放在以前,无疑半条命已经在死门关,因为箭有倒钩,强行拔出箭,势必会造成腹部创口加大,无法止住血,腹部又是内脏集中所在,可能还会把肠子内脏也一并带出来。

但是,眼下那人已经被随军的医人做了一个紧急小手术,医人的动作很麻利,用酒精清洗了创面,自己的手也用酒精擦过,再用手术刀割开创口,取出箭,将破洞的肠子截断,缝合,然后又将整个创口用针线缝合,在创口上撒了药粉,药粉同时有止血和消炎功效,很快就止住血,最后用洁白的纱布在肚子上包扎了一圈,再喂伤兵一粒消炎的内服药丸,绑在担架上挂在骆驼背上的的木杆一侧,另一侧还是要装上合适份量的粮袋以保持平衡,木杆是扁形的,低下还垫了厚厚的皮草,不会压伤骆驼。

这支队伍打扫完战场后,收缴了战利品,等到后面真正的运粮驼队到了,没有过多停留就启程了,这片山谷并不适合扎营修整,万一匪帮再有后援前后来个包抄,就把他们焖在谷里了,以防万一,原雎早在战斗开始就派了两队人守住前后谷口,队伍出发时,便吹哨声示意后面的战士可以出发了,这队战士总共六人,始终殿后,人少却精干,行动隐蔽,这一路上尾随的跟踪者都被他们悄无声息的解决了。

酒精这种救治伤患的必须药品,山庄也早在一个月前做出来了,只是这种药品数量不多,是用苎麻杆做的,暂时还不能量产,所以只在内部使用,对外还是保密的。

苎麻是一种一年可收多茬的农作物,在主杆部割断后,很快会再长出新枝,待长出后再收割,不断循环,降温前大约可以生长三茬,据说热带地区可以生长六茬,所以山庄的六百亩苎麻园等于可以收三倍枝叶,叶子一部分用来山庄内部吃菜,一部分送到军营给战士郑嘉营养,苎麻叶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很高,茎杆的皮剥下做麻,麻杆截断就用来做酒精。

试做酒精的时候,苏青戈也没多大把握,细节全靠摸索,这事是老爹带着几个徒弟鼓捣出来的,他只给了个大概制作流程,最终也花了三个多月才做出了合格的成品。酒精是在酒的基础上再经过蒸馏,蒸馏出来的就是酒精,以前山庄粮食多的时候也做一点浊酒,这时的浊酒就和后世的糯米酒做法差不多,并未经过过滤和蒸馏/烧瓮环节,现在只需把这两道环节加进去,将蒸馏或烧瓮的一罐原酒浆掐头去尾,中间的部分就是平日喝的酒,但苏青戈本人并不喜酒,也不想让老爹沾上嗜酒的毛病,所以只让他用这个酒来泡制药酒治病用。

掐头的头酒浆再经过蒸馏,得到的蒸馏水就是酒精,在制酒精的时候尽可能多掐一些头酒,制出的酒精也就相对多些。

琉璃坊能生产出玻璃后,第一批做出来的就是各种规格的药瓶和实验器皿,用来装酒精的玻璃瓶都制成了100毫升的小瓶装,为的就是外出携带方便,即便碰碎了一瓶也只有100毫升,损失小些,瓶盖便是杜仲胶制成的橡胶盖,和后世的老式酒精瓶一样。

这次外出的几支队伍都带了随军医人,酒精也就只给医人的医药箱装了十瓶,这东西现在还属战略紧缺物资,尚不够给每位军人的急救包里都备一瓶。

()

上一章 目录 +惊喜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