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沙盘前,徐长青将一片片红色小旗帜,徐徐插到各个方位。
如果从纯军事角度来考量,海城其实不是山东左协境内最优的防守区位。
大清河虽宽,有个三百来米,可周围地势太过平坦了,而且这种宽度并不是一致的,除了入海口这边宽,随便往里走走,窄的地方可能也就几十米,轻而易举就能过河。
比之长江和黄河天险根本就没有任何可比性。
而且,这种平坦地,周围林木又被老百姓伐的差不多了,根本就没有什么隐藏的余地,极为利于骑兵的冲锋。
换言之。
清军一旦兵困海城,海城基本上没有什么出城作战的余地,只能在城内与清军死磕。
而且此时的海城比之前时要大的太多了。
丰国镇这边都已经列入了城区范围,再加上周围的诸多厂区,盐场,牲畜场,整个地理位置,比京师都小不了多少,乃至是犹有过之。
这就意味着,模范军此时的防守压力,比之前清军来袭时,要大了数倍不止!
甚至海城此时还没有一道真正的青砖城墙……
海城此时拥有的最大优势,便是靠海,而且地下有石油,尤其是徐长青在这边经营多时。
而就算没有更坚固的青砖城墙,但海城的简配版‘混凝土’城墙,防御力也不算弱,而且设计的更为合理。
尤其是海城此时贮备了大量的物资以及战略物资,就算不靠海运,撑个半年,问题也不是太大。
此时,携生俘奴酋福临、太后布木布泰等大胜之威,儿郎们的士气也没的说!
还是大有可为的。
但是,僵持肯定不是办法。
这也是徐长青此时最头疼的地方。
硬刚清军主力,海城还是很有余地的,可,真要重创清军,尤其是让清军胆寒,徐长青却是没有太多把握。
这不仅需要实力,更需要一点点运气。
只要此役能把清军打疼了,多的不说,一两年的安稳还是能够保证的。
再次仔细通盘一遍全局,徐长青直接令二狗召开军议,这些配置、调动,必须要马上执行。
……
军议进行的非常迅速,半个多小时,徐长青便已经把任务全部布置下去,接下来便只剩执行。
徐长青也开始带着亲兵,巡视城防布局。
海城西,丰国镇外围,这里已经有着上万的劳力们在旷野中挖土挖的热臣们歌功颂德的典范。
只可惜,他出生在这个时代,注定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
徐长青也只能在最大程度上,保全他的一些利益了。
反之,朱慈炯明显心机更为深沉些,虽是一直在陪着笑,看着谦恭无比,可他究竟太年轻了,那种不太舒服的贸然之感,不经意便会透露出来,又怎能逃得过徐长青的眼睛?
不过徐长青并未贸然。
捉贼捉赃,捉奸捉双!
以后如果这位三太子懂事,徐长青自也不会贸然,但若他不懂事,非要活蹦乱跳的,那也由不得徐长青心狠手黑了!
“见过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