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百〇五章 追索 7(2 / 2)

开元十八年730年,李白三十岁。春在安陆。前此曾多次谒见本州裴长史,因遭人谗谤,于近日上书自白,终为所拒。初夏,往长安,谒宰相张说,并结识其子张垍。寓居终南山玉真公主玄宗御妹别馆。又曾谒见其它王公大臣,均无结果。暮秋游邠州在长安之西。3冬游坊州在长安之北。是年杜甫十九岁,游于晋今山西省。

开元十九年731年,玄宗多任宦官,尤宠高力士,时四方表奏

举杯邀明月的李白

举杯邀明月的李白

,皆先为高力士所决。十月,玄宗驾幸洛阳。李白三十一岁,穷愁潦倒于长安,自暴自弃,与长安市井之徒交往。初夏,离长安,经开封今河南省开封市,到宋城今河南省商丘县。秋到嵩山五岳之一的中岳为河南省登封县的名山,恋故友元丹丘的山居所在,逐有隐居之意。暮秋,滞留洛阳。

开元二十年732年,十月,玄宗出巡,诏令巡幸所至,地方官员可将本地区贤才直接向朝廷推荐。十二月,归还洛阳。是年全国户数为786万余,人口4543万余,是有史以来的最高记录。李白自春历夏在洛阳与元演、崔成甫结识。秋,自洛阳返安陆。途经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结识崔宗之。冬,元演自洛阳到安陆相访,二人同游随州今湖北省随县。岁未,归家安陆。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正月,唐玄宗亲注老子道德经。令天下士庶身份很低的役人与庶民家藏一册,每年贡举时加试老子策。李白三十三岁,构石室于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开山田,日以耕种、读书为生活。

献赋谋仕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正月,李白为玄宗献上著作明堂赋,赋云:“穹崇明堂,倚天开兮。”又云:“四门启兮万国来,考休征兮进贤才。俨若皇居而作固,穷千祀兮悠哉!”按赋中有“臣白美颂”等字样,疑太白曾以此赋在东都洛阳进献玄宗。此赋盛赞明堂之宏大壮丽,写尽开元盛世的雄伟气象以及作者的政治理想。

李白明堂赋的写作目的是为了谋求官位,其写作时间为开元二十七年拆毁明堂之前,他赋明堂一是为了谋仕的需要,二是“以大道匡君”的需要。由于家庭的缘故,李白不能应常举和制举以入仕途,只能走献赋之路,这是真献赋谋仕的原因。4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玄宗又一次狩,正好李白也在西游,乘机献上大赋,希望能博得玄宗的赏识。他的大赋希图以“大道匡君,示物周博”,而“圣朝园池遐荒,殚穷六合”,幅员辽阔,境况与前代大不相同,夸耀本朝远胜汉朝,并在结尾处宣讲道教的玄埋,以契合玄宗当时崇尚道教的心情。

是年,李白进长安后结识了卫尉张卿,并通过他向玉真公主献了诗,最后两句说“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是祝她入道成仙。由此,他一步步地接近了统治阶级的上层。李白这次在长安还结识了贺知章。李白去紫极宫,在那里遇见了贺知章,立刻上前拜见,并呈上袖中的诗本。贺知章颇为欣赏蜀道难和乌栖曲。李白瑰丽的诗歌和潇洒出尘的风采令贺知章惊异万分,竟说:“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贺知章称他为谪仙人。三年后,李白发出“行路难,归去来”的感叹,离开长安。2

神龙元年705年,十一月,武则天去世。李白五岁。发蒙读书始于是年。上安州裴长史书云:“五岁诵六甲。”六甲,唐代的小学识字课本,长史,州之次官。

开元三年715年,李白十五岁。已有诗赋多首,并得到一些社会名流的推崇与奖掖,开始从事社会干谒活动。亦开始接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好剑术,喜任侠。是年岑参生。

上一页 目录 +惊喜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