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86章 学戏的初衷(1 / 1)

各色各样的刀、枪、剑、鞭、棍、棒,还有那冲云天的翎子摆了一栏。

虞沁怔住了脚步,不可思议的看向了黎清川。

他说的置办行头,是这个啊。

瞧着丫头那震诧的大眼睛,黎清川笑道:“李掌柜的祖父,当年是给慈禧太后做衣服的,后来专给京城名角儿做行头,今儿个老公带你过来,给你定些饭票儿,整个全箱。”

唱戏,就要有唱戏的行头。

而行头,又有官中行头,和私人行头之说。

官中行头,白话了就是指共用的,私人也就是字面意思。

共用的东西难免会脏会旧,早在京剧旦行的祖师爷胡喜禄成角儿享誉京城后,他就觉戏班子的行头过于破旧,开始置办了自己的私人行头。

那个时候,私人行头只限于头路的名角儿,后来慢慢的二三线演员也开始跟风,之后这私人行头,就流行于京师伶界了。

那时候戏班子邀请角儿来唱戏,很看中行头,以至于当时伶人把行头比为饭票儿。

至于全箱,也是行话。

“全箱?”虞沁眼睛一亮,对黎清川说出这个词甚为稀罕:“你还知道全箱?”

黎清川眼眸弯起:“不了解一下媳妇儿的未来职业,日子怎么过?”

感动瞬间迸溅,她抚平情绪,抿了抿小嘴,说:“全箱我用不到啊。”

早年行头都能用来衡量一个戏班子的规模和实力。

除了演员阵容,就是看行头。

行头的多少和品相决定了戏班子能演的戏码的数量和质量。

行头若是齐全了,在圈儿里术语叫“全箱”。

对于最早的戏班子来说,行头能整个全箱,那是非常值得骄傲的一件事。

据传,一九四几年,全国还未解放时,京城一戏班子被烧,毁掉的行头价值三十万。

那时的三十万呐!

黎清川往前走了,也回答道:“有些行头你自己若是用不到,日后总有用到的时候。”

黎清川此话颇有深意,虞沁觉得自己懂了,又觉得不太明白。

说话间,对面的对开门内出来一瘦弱的中年人,翘着的头发丝仿佛都在欢迎万侯爷的到来。

想来这就是李掌柜了。

李掌柜边迎过来,边说:“昨儿个您说您要过来给小夫人选行头可把我给激动坏了,我先前儿新做的那套贵妃服,昨儿个给凤冠上了最后的珠子便成了,您要不要看看……”

黎清川轻轻点头,又转头问虞沁:“你师承梅派,学正旦,这杨贵妃的戏,是不是要学。”

虞沁大眼睛弯成月牙,清脆的声音此刻甜极了,“你连贵妃醉酒是梅派的都知道呀!”

“我其实也很喜欢杨贵妃的行头呢,明天不是有考核表演吗,我排练其他的已经来不及了,刚好梨花颂我熟,而且梨花颂还是京剧《大唐贵妃》的主题曲……梅玖葆大师唱的梨花颂我听了无数遍呢!”

李掌柜此时已然到了鲤鱼夫妻的边儿上,他打量了下虞沁,搓着手道:“听爷说,夫人成了程素大师的入室弟子?”

虞沁点头。

“啧啧啧……”

李掌柜唏嘘几声,“程老先生睿智,您这身段儿长相,扮天女儿和虞姬肯定一绝!”

虞沁不知道这掌柜的是不是看着黎清川的面儿拍她马屁呢,但这话听了她挺开心的。

上一章 目录 +惊喜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