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方文正神情有异,周二老爷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他也没想到周正南居然见过这幅烂柯山人的画,而且还一眼就看出了它的底细。
以他对烂柯山人的了解,直觉也是眼前这一副画说不定是赝品。只是方文正身为当世大儒,且自负在书画一道造诣极高,却居然看走了眼,说不得他此刻心里要多么懊恼了。
估计这次他想要让周正南拜入方文正门下的事得成为泡影了。
当下便决定开口告辞。却不想不等他开口,就听到方文正说道:“这位贤侄,不知道你当时是在你们家乡的哪座寺庙内看到了这幅画老朽想要跟你一起去看个究竟。说来惭愧,老朽自认还是有几分眼力的,却居然有可能看走了眼。”
方文正身为当世大儒,名满天下,居然坦然承认自己有可能的错误,这份胸襟,气度,就不得不让周二老爷佩服。也让周正南深深折服。
“小子去的是个乡间野寺,里面的老僧已然年过古稀。也是机缘巧合,才看到了这幅画。”周正南想到自己之前在常山县的郊野打猎,误入一间寺庙的经历,也不由得有些感叹。
听到周正南说起荒郊野寺,古稀僧人,方文正的眼睛却是越来越亮。
“数年前老夫曾专程前往烂柯山人挂单的大相国寺拜访,却听说山人已然云游四方,不在寺内。如此说来,那位古稀僧人,八成就是烂柯山人无疑老夫可以断定,只怕如今,山人依旧隐居在那寺间事不宜迟,贤侄,你可否给老夫带路,咱们一道前往拜会”可以说,烂柯山人凭借一手出神入化的妙手丹青,已经成了方文正神往许久之人。
周正南看着方文正热切的眼神,点头道:“能为大师带路,小子不胜荣幸”
看到周正南这样的反应,方文正看他只觉得顺眼无比。
于是便随口跟他谈起了关于书画之道的典故和轶事,涉猎颇广。而无论他谈到什么方面,周正南居然都可以跟的上他的话题,这便又让他对眼前的年轻人感兴趣了起来。
于是便忍不住起了考教之意,不光再跟他仅仅谈及书画,而且开始涉及经史子集诸多学问。
周正南自幼聪慧,又被周家当作下一辈的掌舵人一般培养,所以对于学问一道,他还是很有一些积累的。
因此,方文正一番考教之后,对他倒是真的起了爱才之意,主动提了出来:“贤侄博闻强记,功课底子着实不错,不知道有没有兴趣随我在鹤鸣书院读书”
听他居然主动提起,周二老爷简直是喜出望外。
连忙看着周正南,连连用眼神示意他快点点头。见他居然迟迟不回应,还做出一副思考的样子,恨不得代替他做出回答。
周正南听到方文正居然主动提起收他为弟子,心里固然欢喜。但是他想到的,却是入了鹤鸣书院之后,只怕他就没有自由去管书院外的事了。
想到那个可能被虞珠公主的人盯上的女孩子,他不由得犹豫。
能不能既可以在书院读书,又有随意出入书院的自由呢
他心中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鼓起勇气说了出来:“能够在先生门下读书,实在是小子的荣幸只是,小子有个不情之请。不知道在书院读书之余,小子能不能在书院外面走动呢小子在乡野散漫惯了,一时半会儿怕不能适应书院的规矩”
听到侄儿这么说,周二叔想掐死他的心都有了
这个臭小子这么大好的机会,许多人烧香拜佛都求不来,他有了居然还在那里拿乔
什么生性散漫他这是怕方先生收他还是根本就不想跟着方先生读书早知道这臭小子这么恶劣,他就不该腆着脸来这个鹤鸣书院
待会儿要是被方先生逐出去,他这个二品尚书可就丢人丢到家了以后还怎么在京中混
回去了一定要叫大哥好好教训教训这个臭小子
谁知方文正听了他的话,却是毫不介怀地一笑:“跟我读书,可不是读死书,死读书我最不耐烦的就是待在书斋里对着几个木头木脑的弟子啰哩巴嗦讲个没完世事练达即文章不懂得世道人心,书读得再好,也是枉然你这话说的,甚合我心意以后在鹤鸣书院读书,你不必有思想顾虑,想做的事只管去做便是只要每年都能通过书院的考教,我不会束缚于你”
听到方先生这么说,周正南松了口气。立刻纳头就拜:“师傅在上,请受弟子一拜”
方先生笑眯眯地受了他的弟子礼,然后让他起身:“行了,今后你就是我方文正的入室弟子了接下来你要随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跟我一起去探访烂柯山人”
“是”周正南答的爽快
周二老爷愣是被眼前的一幕给弄懵了。
说好的清高难以取悦,眼光独到不肯轻易收弟子的呢
怎么自家侄儿随口几句话,就这么简单成了入室弟子不过不管过程如何,结果让他满意就行
于是连忙招呼下人,把一早准备好的拜师礼送了过来。
方文正对于尚书府上送过来的琳琅满目的拜师礼并不放在心上,倒是对这个新收的弟子格外上心。
又留了他们叔侄许久,聊了不少关于书画一道的话题,方才放他们回去。
周正南他们喜气洋洋地回去的同时,却也看到了一脸郁闷的周大老爷。
“大哥,你这是怎么了有什么事不开心”看到大哥闷闷不乐,周二老爷心头因为侄儿拜师成功的喜悦都被冲淡了不少。
“哎,我们家错过了老大的商机这要是年前就放在心上,如今咱们家的生意,肯定又可以再上一层楼”周大老爷只要一想到自己亲自去京城的几家商铺看到的情景,就忍不住叹气。
“这是怎么说什么年前,年后”周二老爷有些不解。
“原来在我们县里出产的薄荷油,在京里居然卖疯了而且还因为奇货可居,价值远比我们本地高了十倍不止”说起自己的见闻,周大老爷想到因为自己疏忽而损失的银子,就不由得心痛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