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这八荒之地,至远离凡尘世俗的也就这三十六重天,可是这套说辞在外人看来是破有道理的,但是在天族看来,所谓八卦之事也不过是他们饭后之言。天界但凡晓得三十年前的那桩事的,除了那几位真皇以及二三十来位仙者,其他人都被天帝纷纷遣去下界管理各座仙山。
那桩事原本是什么模样,知情人几乎闭口不谈,就连管理凡界红尘世俗的司命仙君,也就半遮半掩说一说,听一听。
且这桩秘闻,并没有被记录在史书上,但这天界,天帝似乎还漏了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月來上神。说起这个上神,乃是清渊帝君少有的朋友,因三十年前那桩事被天帝打压了下来,但是对她而言,还是差那么一小截,天帝因她是位上古战族的后人,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
这日,天界来了一群刚飞升的小神仙,洗礼一番后遇到在院子里射箭的月來,纷纷称赞好箭术,这么一来二去,一群小神仙同她混熟了,开始向她打听打听这天宫的事。
月來一向爱同天帝对着干,于是便把三十年前那桩事半遮半掩的抖了出来。
三十年前,于她这种活了十多万年的老神仙来说不过是眨眼之间的事,但是于那群小神仙来说,天上一天地上一年,这三十年可是过了好几个沧海桑田了,于是每个人都一字不漏地听完那段事。
因果说,天界最近的一桩大事便是某位帝君之死,因是这重身份,担得上帝君之名的,必有一番本事,小神仙想来这帝君大概是遇上什么大劫才仙逝,可月來摇摇头,道:“你们以为必须得遇上什么大劫,才会死的看来你们对这件事误会很大。”顿了顿,问道:“你们觉得这世上,哪种劫数最致命”
一位穿着蓝衫的小神仙道:“日食月,天地合,妖魔乱。”
另一位黄衫小神仙道:“小仙刚飞升时听闻八荒之外的蛮荒之地有些动荡,莫不是出了问题”
月來却摇摇头,道:“各位可听闻过玄息帝君”
诸位纷纷点头,然,只不过见的是画卷上的人罢了,他们只听说玄息帝君闭关许久,早已不理会天界政事,他们觉得,可能玄息帝君操心这天界几十万年,好不容易能享个清福,当然是选择撒手不管了。
月來摇着把扇子悠悠道:“那诸位又可知清渊帝君”
小神仙们纷纷大眼瞪小眼,半晌,摇摇头。
天空突然下起了细雨蒙蒙,小神仙们纷纷散去,只剩月來一人站在原地,蓦然想起那个人,往事果然不可追,一想起来,就没法停下来,她仍清楚的想起渊珩生前同她最后一番话:“婆娑双树,半枯半荣,婆娑花开,盛者必衰。”
她问:“帝君这是何意”
只见渊珩转过身离去,边走边道:“世间百态,变化无常,生生死死,无法永恒。”
月來打架厉害,射箭厉害,可参悟这些道理却是半知半解,她本以为只是寻常的一番话,等到再次见面时,却是一副冷冰冰的冰棺,以及跪了一片的各位仙官,其中领头的是半跪着的元泽,这个人她见过几面,是天界里的一名大将军,也是渊珩那个年代的人,听说那年渊珩羽化,还是他办的后事,谁知道天意难测,他又参加了一回,实在是造化弄人啊。她寻了个合适自己的位置,也跪了下去,天帝在上面念着哀悼词,身旁还站着一个面无表情的玄息,月來想,这人果然是心如玄铁。
后来她独自跑去藏书阁,看到了一则佛经注释,她才明白渊珩生前的那番话。
佛入灭前,阿难曾三次请佛住世,佛陀回答:“万法自性仍归于灭,人人有生必有死,我的肉体怎能永存呢?我这段生命,必须循着自然法性而归于寂灭。”
世间事没有一种东西是能永存的,即使强大如他也有归寂的一天,正如《涅盘经》中所云:“夫盛者必衰,合会者别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