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腐书网> >蓝色分析录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章(1 / 1)

那是1999年夏季,一个普通的傍晚。皋市一中高一(1)班像所有高级中学一样,每月一次调换位置。这个惯例让蓝第一次轮坐到东的后面。那时的蓝,是个初到城市不苟言笑的女孩。剪着保守的齐耳短发,穿着一身中规中矩的学生装,和陌生同学说话就会脸红,对东也一无所知。课桌放好后,东一边整理自己的桌面,一边侧身笑嘻嘻地对后桌新调来的蓝说:“听说你学习不错,以后我就跟你混啦!”所有和他的故事,以这句原本平凡的话为最美的开端。因为蓝在听完他这句话后竟一下子满脸通红。如果不是理解得太偏激,也许蓝不会那样害羞,也许就没有了以后的交集。对于蓝而言,那是一句充满份量的赞美之词,让从小就自卑的她那样地看重了。如果她肯多注意一些,分明可以看到东坦然无事的笑脸。蓝毫无必要的拘谨和在乎,显得那么可笑。她,甚至都没有来得及细看下东,确认一下他的模样,就这样沉浸在自己编织的“情网”中。如今回想起来,她是在情窦初开的年华里,曲解了爱情的意义,做了一场自导自演的梦。

高一的生活充实又轻松,课间的休息成为最欢快的时刻。前后左右的同学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聊喜欢的话题,暂缓学习的气氛。东每每转身找蓝说话时,都能碰到她青涩略带害羞的笑脸。他看向她时,她总是避开他的目光,略低着头倾听他的每句话,偶尔表达一下自己的见解。当他看向别人时,她才会直视着他,目不转睛,像是要将他的样子刻画出来。他确实有些英俊的,五官那么协调,让她看迷了眼。只是那双永远忧郁复杂的眼神,似乎从来不曾有人读懂它。

东就是在这个时候提到薇的,一个长得像梁咏琪一样好的女孩,是他爱慕的对象。那是蓝第一次不想听东说下去了,显然后面她也已经听不进任何。她宁愿东讲他初中时怎样调皮捣蛋,儿童时做了多少错事,怎样在老师眼皮底下作弊……那些话题总能轻易地将她逗乐,笑的双颊发酸。而这个素未谋面的薇,让蓝莫名的难过和嫉妒--她是他仰慕的女孩。

那天之后,蓝并没有对东表现出任何异常,她依旧那样低头倾听东,时光依旧那样流淌。直到不久之后一个周五的课间,她忽然看到东竟然戴着黑纱来上课,而脸上却看不出太多的忧伤。若不是失去最亲的人,怎么会戴黑纱来上课呢?可是,难道失去最亲的人,都可以不难过吗?东眉间的无所谓,脸上淡淡的微笑,让蓝又困惑又好奇。终于,她还是鼓起勇气轻拍了下东,指着他的黑纱小心翼翼地问,“你--为--什么戴这个……?”东看了下蓝,欲言又止。思考片刻,他还是开口了:“去世的是我的*** ”上课铃就在此时突兀地响了起来,格外刺耳,以至于蓝也没有听清去世的到底是谁。东也没有继续说下去,转身拿起书本,准备上课了。

蓝当时是不知道东竟没有好好那堂听课的。因为那堂课结束后,全班又必须重新调位置。蓝最终被调到了最北边倒数第二排,而东还是那个全班最中央最前排,老师讲话时唾沫都能溅到的地方。蓝单纯地以为,因为东实在太调皮,所以老师才把他安置在那个最佳位置。调好座位后接下来便是晚自习,在蓝还没有完全适应新环境的时候,她收到了东的“信”。

说是信也有些勉强,因为就在同一个教室,也没装进信封里,只是叠成一个三角形,写着蓝的名字,然后请同学传了过来。蓝收到的时候是诧异和惊喜的,打开的时候是犹豫的,因为不知道里面会写些什么,不知道是否适合在晚自习的时候看。捏在手上想了一会儿,蓝还是决定打开看,既然是这个时候收到的,现在就看吧。尽管,更多的应该是好奇心驱使。蓝不知道,从打开东的那份信开始,她就注定要欠他一个秘密,甚至更多。

在那个平凡的自习课,没有人看见蓝的泪水,包括给蓝写信的东,甚至同桌妹。蓝至今仍清晰记得她收起信纸时的慌乱无措,记得整个教室忽然变得完全空洞的感觉。信上并没有任何关于蓝的事情,东写的是他不为人知的身世,以及去世者的身份,他的大伯。唯一与蓝有关的就是那句,全班我只告诉了你。

“就因为我问了你那句话,你就利用上课的时间给我写了满满一页纸的答案吗?我认识的你是那样一个活泼开朗甚至有些玩世不恭的少年,可你竟说你幼儿时失去母亲,十岁时失去父亲,如今抚养你长大的大伯因为车祸,又离开了你。为什么你要告诉我这些?为什么我知道后会那样伤心难过?难道上苍从来都是无情的,让我们这样同命相怜?……”蓝抑制不住地冒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她困惑,她更懊恼,她甚至有些恨这个世界。那个自习课她什么也没做。几次抬头看东时,也只能看到一个不完整的背影。十几年来,那么单薄的你是怎么扛起这些岁月的艰辛?在寂静的夜晚,你是否也曾和我一样仰望星空,思念自己最爱的亲人?……尽管还是难过,此时却让蓝觉得宽敞的教室,只有她和东,贴得最近。因为,全班他只告诉了她一个人。

下晚自习后,蓝的心情仍不能平静。她走到学校附近的超市,从不多的零花钱里挤出一些来,特意挑选了一本信纸。她要给他回信。她没有构思,也不知道怎么安慰,在如此沉重的生活和巨变下,任何安慰都显得苍白。她也有不为人知的身世,作为秘密的交换。

原来,温爷爷有个孙子,又想要个孙女,却因为计划生育的严管,未能成行。徐爸爸有个女儿,还想要个儿子,好不容易东躲西藏生下二胎,却又得到了个女儿。原本相识的徐爸和温爷爷很快地达成了默契。于是,一个月黑的夜晚,三个月大的蓝出现在温爷爷家的门前。在那个计划生育执行最为严格的年代里,摇篮里的她成为了温家不敢接收的“礼物”。不明事理的村干部们要把蓝送到福利院,温爷爷虽然百般要求留下蓝,却不能讲明是自己和徐爸窜通好的结果,最后是温爷爷的父亲--蓝的曾祖父站出来和村干部对峙并以死相逼才留下了蓝。从此蓝就在这个本和自己没有瓜葛的八口之家生存了下来。曾祖母疼爱嫡亲的曾孙;祖父母正当中年气盛,对孩子虽疼却无暇细管;年轻的父亲留恋城里的生活事业,年轻的母亲也在外镇上班,身边只带着亲生的孩子,都很少回家。徐爸为了减少自己的负疚感,与温家结成了亲戚,认蓝为干女儿,逢年过节便来探望送礼送钱。这让蓝从有记忆起就知道自己姓温却不是温家亲生,有生父母却被认成干女儿。即便这里是四世同堂,即使这里是完整的家,蓝终究没能像正常孩子一样得到那些细腻的关爱,原本就非常敏感的她,从小就变得异常自卑。她貌似有两个爹妈,却依旧觉得自己像个孤儿。幼小的蓝所有的温暖来自于当初拼死留下自己的曾祖父。从蹒跚学步,牙牙学语,到如今长成16岁的少女,她的内心积攒了所有的感恩都是要报答这位年过八旬的曾祖父。然而,就在她羽翼还没丰满,理想还没实现,还是一个普通的高一女生的时候,已然年迈的曾祖父静静地离开了人世。蓝在曾祖父的遗像前,痛哭流涕,泣不成声。当所有亲朋都不再为已88岁高龄的老人的离世伤心缅怀时,只有蓝一直流泪。没有人能体会她的痛。尽管那时的她,可能还不理解,子欲孝而亲不在的含义。她能做的,就是痛哭……

蓝写这些时,泪水打湿了信纸。纵使自己这么不幸的童年,能和东承受的相比吗?即使被抛弃也远没有年幼便失去双亲,天人两隔凄惨吧?而且现在,一直供他生活读书的大伯去世了,剩下比后妈还严厉的伯母,他以后的境况要怎么面对?……想到这些,蓝觉得特别无助和心疼。她不记得自己还写了什么安慰的话,写到深夜才搁了笔。收拾完一切,躺在床上的时候,脑子里很乱,也很困,最后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虽然上天没有眷顾,茫茫尘世中微不足道的他们,是否可以凭借顽强,与这个世界温暖地相处?

也许他们的故事从这件事才算真正开始,因为从此他们便保留了这样一种默契,在教室里给彼此写信,请同学传过去。因为不用面对面交谈,措辞也会用得更恰当,有些故事变更生动,有些句子变得更优美。这个默契维持了三年,而且大多数是开心的交谈。唯一让蓝有芥蒂的还是信中会提到的薇。然而蓝终究没有资格说什么。三年之间,他们一直互述着自己的过去,童年的生活,喜欢的事物,闯过的祸……他们从不提爱,因为太年轻,甚至都没说过喜欢。因为后来事实证明,所有的情感都是一厢情愿,而且与爱情无关。</p>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