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腐书网> >清流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遇故(2 / 2)

那时他和悯适悯行端也不过将将五岁,和如今的阿闫差不多大。

先皇戎马半生,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方才有了大靖的河清海晏。这样的后果就是行将暮年才老来得子,也就是悯适。

悯适是大靖先皇唯一的儿子,是大靖的太子。

而尹雩恪是兵部尚书尹岑的小儿子,被选做了太子伴读。

林镜台则是当时的宰相之子,名噪一时的神童,十五岁便金蟾夺桂,一路闯过了乡试会试,又在金銮殿上以一纸《国之本论》博得先皇青睐有加,拿了鼎元,由先皇钦定做了太子太傅。

五岁小孩能知道什么,这其中大半和林镜台有关的传闻都是他后来启蒙渐开后道听途说,东拼西凑的,二十多年前的记忆也如溶解了一般,模糊得实在令人心惊。

尹雩恪其实大部分都记不清了,只记得依稀是个晴好的日子,他由宫中嬷嬷牵着手往东宫走,尚未进殿便看到门口一道青色人影长身玉立——说来林镜台似乎一直都对青色衣衫有格外的偏好。

那时林镜台尚未及冠,一头墨发用布巾束着,十五岁的年纪便气质卓然,挺直了腰站在殿外等待传召,言行仪表丝毫不乱。

嬷嬷让悯适和尹雩恪唤林镜台先生,可是尹雩恪在家中时看到过兄长们的教书先生,都是五指枯瘦面如树皮的苍老模样,哪有林镜台半分风姿。

林镜台甚至比尹雩恪最大的那位兄长还要小一些!

于是他们便在私底下偷偷叫他小先生。

林镜台知道后也不恼,随着他们叫,还在嬷嬷试图纠正他们时阻止了她。

小先生就这么叫了下来,直到后来两人渐长,再这么叫多有不妥,又才改为镜台先生。

而如今,尹雩恪试探性地又说到:“小先生,行端要大婚了。”

他终于如愿以偿地看到林镜台脸色微变,但也仅仅只是一瞬间,又恢复了常态。

“如此便好,我最担心的不过是你俩的婚事,如今听闻行端大婚,我这心也放了一半。”

另一半呢?尹雩恪激他不成,生硬地想开口打趣,嘴张了一半蓦然停住。

另一半当然是他自己。

林镜台哈哈大笑,又正色道:“祈霖你究竟何时成婚?”

靖朝大理寺卿尹雩恪年近三十仍未婚配,和同样年龄,同样尚未婚配的当朝天子又是幼时好友,两人过从甚密,狼狈为奸,说来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尹雩恪只有报以苦笑。

先生言传身教,先生尚未婚配,学生又怎敢为师之先?说来先生又何时婚配?

这句玩笑话他没有说出口。

悯适自是被朝中众臣磨得无奈,方才定了立后的事情,他尹雩恪仗着家里的天塌下来有兄长顶着,从来不惧这些。

所以他可以等,他有时间等。</p>

上一页 目录 +惊喜 下一章